2024年7月12日 星期五

[生活] 駕馭電動車之里程焦慮最佳解決方案- X-Trail e-Power 新婚體驗篇

入手 X-Trail e-Power 也一個星期了。其實最大的感受就是電車的駕駛感受跟油車不同。早上上班時,按下啟動鍵時,相較之前駕駛 X-Trail 輕油電版本或是跟之前 Cefiro 不同之處,就是『靜靜』的走了😂。靜靜』快回來,不要走~~~

早上上班停好車,先來一張正面。車頭大燈太殺了啊! 殺氣十足! 很多男人看車,第一眼就是看車燈,對上眼了,缺點在眼裡也會變優點😂。而且這幾天習慣休旅車了,已愈停愈靠近柱子😂。

而本篇拙作主要分享交車這一星期以來的觀察及心得,也可能部分資訊有誤,如有錯誤則會持續更正本篇內容。

 

 

安全與防盜系統

 

X-Trail e-Power 版本的防盜上鎖 / 解鎖的方式跟輕油電略有不同。二者都可以用 i-Key 來啟用或解鎖防盜,或者是按下電動後背門的關門暨鎖定鈕,在關上尾門後直接啟動防盜系統。而輕油電在防盜選項可以設定 i-Key 靠近車子自動解鎖,而遠離車子時自動上鎖。但 X-Trail e-Power 就沒有自動功能。

 

『車輛設定 \ 車門上鎖 \ I-Key 門鎖』: 預設啟用

首先把 I-Key 帶在身上,要解除防盜時,手輕輕握住駕駛車門把就可以解鎖,不用按感應按鈕,這時防向燈會閃二下,表示解鎖;要上鎖則是不要握住車門把,手指直接按車門把上的感應按鈕即可,這時方向燈會閃一下,表示已防盜。

 

『車輛設定 \ 車門上鎖 \ 車門解鎖選項』: 預設關閉

這幾天下來也習慣了,另外也可以設定二階段解鎖,但要把此選項啟用。也就是按第一次只解駕駛座車門,其他三個門維持上鎖。在五秒內再按第二次,則其他三個車門會全都解鎖。要多安全,就看個人需求。


 

而現在電車 / 油電車在日本規定都要搭載 VSP 行人用車輛接近聲。也就是起步在 30KM/H 內,或減速低速時車速低於 25KM/H 以及 R 檔倒車時,車輛都要發出警告聲來提醒行人有車接近。但在車內隔音相當好,前進時的 VSP 要到時速 20 公里以下才能略微聽到,但可以清楚聽到倒車時的 VSP,而倒檔的 VSP 是有點像 Gogoro 在倒車一樣的 咕嚕~咕嚕~,還不錯聽。


而在電門開啟後,要由 P 檔進入 D 檔開車前,如駕駛座要選擇座椅記憶如 L1, L2,要先選擇好。因為基於安全考量,在未入 P 檔時,是不能選擇已記憶的座椅設定。


電動後背門高度調整


有時在巿區室內停車場停車,室內高度不足讓電動後背門全開時,這時要調整電動後背門開啟高度。所以如要前往的停車空間有此限制,可以用下列步驟設定電動後背門開啟高度。

1. 打開電動後背門

2. 將後背門向下壓至要開啟的位置,在下壓時會有一點阻力

3. 按著後背門的關閉開關持續約 3 秒鐘,這時會聽到嗶嗶二聲,這時開啟高度就設定完成了。

 

如要再改變高度,則重覆此步驟。另外一個狀況是,停好車才發現高度不夠全開,這時一樣開啟電動後背門。在想要停的高度時,手略用力向下拉住後背門,這時也會停止。

 

但在開啟過程中手拉這個方式,電動後背門在下次開啟時仍會全開。除非當下按著後背門的關閉開關持續約 3 秒鐘進行高度設定。這很重要,不要讓後背門在高度不足下全開,可能干涉而損壞後背門。



車內乘車空間與裝潢

 

此次入手的除了車身顏色是黑頂晨曦金外,內裝也是跳色的橘黑雙色內裝。雖然要花時間照顧,但比起黑色內裝要有活力多了。另外,不知為何? e-Power 內裝的新車內裝味道』,幾乎沒有。相較於輕油電版,明顯好聞多了。

 


另外此次行車記錄器 Nissan 專案選配的是 Mio MiVue N880 (以下簡稱 N880),為前後鏡頭 2K 畫質,照後鏡式的型式。它是專案配合型式,是將原廠照後鏡拆下來,換上 N880。它的卡榫也是跟 Nissan 相容,可以直接裝上 e-Power 的照後鏡滑軌即可,而且 N880 透過三合一訊號線,把 GPS 訊號後鏡頭訊號以及電源線,三線合一後,從下方照片看到只有一條訊號線接至 N880 主機,在線路上相當簡潔。

 

 

也可以看到上圖的車內前檔照,在前檔右下角的 N880 GPS 模組, Nissan 在整備時,貼心的已將線路全都埋進裝潢裡。N880 套件是有附一張 64GB 記憶卡,但我換上一張 Sandisk Max Endurance microSDXC 256G,按照官方規格,它可持續寫入 120,000 小時,換算為年份,大約是 13 年的超耐寫記憶卡。如使用一般記憶卡,持續寫入一段時間 N880 會提醒你要重新格式化。

 

而 N880 有 2K 前鏡頭 + HD 尾鏡頭,256GB 記憶卡可以錄影的時間大約是 5 - 6 小時左右,舊資料就被覆寫了。另外,有鬧一個笑話,剛上路時怎覺 Mio N880 後鏡頭怎都藍藍綠綠,原來是後鏡頭上的保護膜忘了撕😂。

 

 

懸浮式排檔座的配置跟輕油電類似,不過電子排檔桿外型略有不同,而動力輸出模式選擇也由撥桿式變成旋鈕式,其他的部分則跟輕油電版相同。

 

 

電子排檔桿 P 檔的配置,相較於輕油電,由側邊移至上方。整個外型也更就手。而跟輕油電不同之處是前進檔位 D / Ds 變成 D / B,B 檔是電機煞車,在文章中段會有說明。

 

 

而在動力輸出模式選擇,則改用旋鈕式操控。有標準節能運動雪地越野。而在中間,則為下坡控制開關下坡控制開關主要用在斜度較大的道路,並滿足以下條件才會作用。

 

1. 在時速 30 公里以下行駛

2. 動力輸出模式為雪地越野時才會作用。

 

在過程中如踩油門或煞車時,則會暫時停止該功能。如下坡控制開關開啟,但指示燈閃爍,則表示不是在作用中。在放開煞車或油門後,如又滿足上述二個條件,則自動再啟用下坡控制。個人覺如用『陡坡緩降系統』似乎更貼切些。


略陡的下坡也可試試用 ePedal ,單純利用 ePedal 的回充煞車力道來減速,例如台北車站的 K 區地下街停車場,一進去就是一個略陡的下坡,可以在進停車場入口前啟用 ePedal,接著略踩油門,跨過最高點後放開油門下滑,但記得最後在斜坡尾端,仍要踩煞車再減速。

 

 

在夜晚,當自動頭燈開啟大小燈時,懸浮式排檔座的氛圍燈會點燃氛圍。暖白色的燈光,讓人相當放鬆而沈浸在包覆式座艙裡,變成我個人的專屬空間。而且駕駛座座椅的包覆性相當好,想要身形略為下潛也不容易。

 

 

電子排檔的周圍也會點亮一圈氣氛燈,就手的外型,宛如在手中把玩的藝術品。

 

 

旋鈕式行駛模式選擇開關,其上的各項模式符號,也在暖白色光線的襯托下,明顯但又有溫潤的手感。除了在儀錶版顯示現在的檔位及 Auto Hold 狀態外,各項指示燈,也有標示目前啟用的狀態。在停車等待紅燈時,視線也可略為往下就可知狀態,而整個人都沈浸在這溫暖的氛圍。

 

 

腳踏墊部分也選購 3D Mats 立體汽車踏墊安全又舒適,完美防堵髒污,美感與踏感兼具。這樣下雨或路上泥濘時也不用擔心弄髒車內裝潢了。針對 X-Trail e-Power 設計,完美對應 Nissan 原廠腳踏墊固定孔位,緊密貼合😁。下圖是駕駛座,可以看到左腳駐放位置也有包覆。

 

 

這是副駕側,一直包覆到前端上方。這幾天台北下午都下著傾盆大雨,鞋子濕濕的踩上去也不用擔心。很快新車就有『生活痕跡』了😅。前文有提及新車交車當天就下大雨,接下來這幾天也都下大雨。天空雖下大雨,但我早就『心如止水』了😂。

 

 

駕車的操控快感

 

或許是懸吊系統不同,加上搭載 e-4orce 系統以及搭配 235/55/R19 的韓泰 Ventus S1 evo3 SUV 輪胎的整體組合下,車子懸吊較為硬朗,路感也較明顯。而車子的搖晃程度明顯比之前開輕油電版要小很多。輕油電版本輪胎則是搭配 235/60/R18 的 Maxxis Bravo HP M3。不過,相較於轎車 Cefiro , e-Power 較高的車身,其後座的搖晃感仍較明顯。

 

X-Trail e-Power 油門反應很線性,加速很快。已愛上這種油門即時反應的感覺。之前開 X-Trail 輕油電,雖然已很輕快好開,但油門反應及加速性仍沒有 e-Power 快速。

 

而在操控性部分,應是四輪傳動加上 e-4orce 系統的配合,在轉向』彎時很精準,方向盤反應快速。相較於 X-Trail 輕油電前驅版,有點轉向過度。轉彎時反應比輕油電版更快。應是四輪傳動加上 e-4orce 系統配合,在過彎車子反應很精準,已習慣並愛上這種跟手的感覺,眼睛看著想要前進的路線,手一打,車子就走在預想的路上。

 

而抬頭顯示器在 23 年前的 Cefiro A33 3000 cc 上已是標配,不過只能顯示車速。而在 X-Trail e-Power 的抬頭顯示器,除了顯示車速外,同時也會顯示跟車系統以及內建導航使用時的路線指引。這時可以專心的在駕車上,不用低頭就可以掌控必要的行車資訊。


 

引擎介入時之個人感受

 

引擎如在行駛中啟動發電,其實沒有明顯感覺。有時要看儀錶板才知引擎啟動了。但,如在停車狀態下,引擎啟動發電時,在引擎啟動的瞬間,車子則會明顯的震動一下。

 

如環境音不大時,雖有主動降噪系統降噪,但引擎運轉的聲音仍略為明顯。X-Trail e-Power 雖是以純電動力行駛,但它在適當時機,引擎會介入發電,以下是單就個人的感受來分享,當引擎啟動時以及運轉時的『感受』。

 

環境音量中高是像在巿區上下班尖峰時間。而環境音量低時,如在晚上或離峰時間的交通狀況。大概以這樣環境來體驗。不過,除非是鋰電耗到快剩 25%,不然 e-Power 會儘量避免在靜止時啟動引擎發電。因為在低速時引擎發電時轉速為 1600 RPM,比一般油車在怠速在 600-700 RPM 高,自然聲音大一點是正常。

 

 

一般在早上出發在巿區行駛時,如鋰電電在 27% 左右時,行駛沒多久,引擎就會啟動發電。大概 4 分鐘左右,就可以充到 70% 左右的電力。這時引擎就會停止,大概可以行駛 5 - 7 分鐘,但這時如仍在巿區低速塞車,引擎再充電大概在 55 - 60% 就會停止。其實也不用想太多,不用太在意引擎何時充電。一般如要省電,20% 以內的電門出力,順順出力即,再依情況適當搭配 B 檔回收更多電力。這時行駛的動力就很足夠,接下紅燈提前放電門滑行,其他就交給 e-Power 管理了。

 


反而我主要在意胎壓狀況, 剛好胎壓狀態跟電池回充狀態在同一個儀錶板,只要方向盤左側滾輪上下滾動就可以切換,很方便。

 

 

Auto Hold

 

在起步解除時 e-Power 版本在 Auto Hold 狀態下,檔位在 D 檔,在踩下油門起步時,在由靜止到起步,都很滑順。也慢慢習慣這個功能。不像輕油電在 AutoHold 如在 D 檔,引擎仍持續想把車子往前帶,只是被煞住。但,有時怠速要往前帶但又被煞住,那種微震感會讓人不舒服,所以輕油電在停紅燈時,我都還是入 N 檔。

 

而 Auto Hold 在上坡起步也很好用,斜坡自動 Hold 住,要走時電門一踩,Auto Hold 會配合釋放煞車。而 Auto Hold 如太久,它會自動啟用駐車煞車 (P),例如有時在要進停車場排隊,在斜坡上排隊很久,一段時間會啟用駐車煞車,這是正常的。

 

 

B 檔的使用時機

 

X-Trail e-Power 當煞車時,可利用馬達 (電機) 進行電力回收。按照回收力道由輕到重分別為 D 檔、B 檔及 iPadel。D 檔在放油門的滑行跟油車很接近,後座人不會有不舒服的感覺。而 X-Trail 輕油電版本的 D 檔引擎煞車的力道比  e-Power 的 D 檔來的重,也無法調整力道。B 檔的進入方式,為在 D 檔位時,再往後拉一次電子排檔桿,就會進入 B 檔,再往後拉一次則再回到 D 檔。

 

 

B 檔主要是利用電機 (馬達) 煞車,它回收力道比 D 檔來的大。適用在中速度下坡,如在巿區下橋等路段。而使用時機是當用 D 檔下坡時,且不準備滑行要煞車減速時 (如前方塞車或紅燈),在適當距離及速度排入 B 檔,尾段再配合煞車,這樣可以減少來令片磨耗以及加大電力回收。不過,B 檔的煞車力道,要先抓一下感覺。

 

如在平路行駛時使用 B 檔時直接放油門,這樣的負 G 力道轉換會讓後座不舒適。不同駕駛模式的 B 檔負 G 拉力不同,大多用在中低速車多走走停停,或在巿區車略多時,利用 B 檔事先抓好距離,在前段用 B 檔煞車,尾段如要停車時再輔踩煞車。而 D 檔 + 標準, 節能及運動等模式,用來需要滑行的情境。
 
一個技巧就是,自己抓一下,行車速度在減速有需要快到接近 B 檔的負 G 值拉力時排入 B 檔,再配合踩煞車減速,這樣很順進入 B 檔以獲得更多的回充電力,後座乘客也不會不適。或者要轉彎時,在合宜速度下排入 B 檔減速,快出彎時踩油門出彎,同時切回 D 檔。或者是你習慣單腳控制 B 檔,在合宜速度下,要減速過彎時略放油門,過彎後再踩油門出彎,而不用踩到煞車。

 

以下為幾種情境的檔位組合,除了回收較多電力,也可減少煞車使用。至於使用時機,則要自己抓一下,才不會讓後座不適。在不同模式跟 D/B 檔搭配時,因為煞車力道不同,所以煞車燈未必會點亮。


1. 標準模式 + B 檔:

因為減速的力道小於 0.7m/s2,此時後方煞車燈不會亮所以如果在巿區下橋,或下坡時,如在標準模式 + B 檔慢慢減速,後方如有車子靠近,他可能跟你的距離/速度感會誤判,可以略踩煞車,讓煞車燈亮較安全。


2. ECO 模式 + B 檔:

因為減速力道大於 0.7m/s2,所以煞車燈會亮起。

ECO 模式 + D 檔,是接近油車的怠速滑行模式。


3. Off-Road + D 檔: 

煞車全放時,減速力道 > 0.7, 煞車燈會亮, 但只要油門略踩沒放,煞車燈不亮。但因為 Off-Road 模式在後輪動力輸出比例提高,車子的穩定性會提昇。所以如覺車子較晃時,可以用 Off-Road + D 檔,再搭配略高的冷胎壓,如 37/35 或 38/36,再配合略為細緻的油門控制。


4. Off-Road + B 檔: 

減速力道 > 0.7, 煞車燈會亮,這個組合,適合在山道駕駛。同時再配合油門合宜收放,會讓後座的舒適度提昇。在合乎道路交通規範下,儘可能採外內外行車動線取直線,並且提早煞車,拉長煞車距離,以減緩後座的搖晃不適感。

 

 

引擎室及小電基本保養

 

出門前的檢查也很重要,X-Trail e-Power 的引擎室配置跟 X-Trail 輕油電版本有點像。只是引擎上蓋由 VC Turbo 換成了 e-Power 了。另外,輕油電的小電瓶在引擎室裡,而 e-Power 則安置在行李箱右側。左側的二個副水箱分別是引擎冷卻及電壓逆變器冷卻,如液面高度不足,可自行補充自來水。官方用法是要冷卻濃縮液以 3:7 跟自來水混合再加入。但,如液面下降明顯太快,建議應回廠檢查。

 

一般經驗值,在冷車時,液面差不多在上下限中間,也就是 Max / Min 中間一半的地方。 大概 2-3 天,在開車前我就會檢查一下副水箱液面高度。因為在儀錶板並未提供冷卻水溫度資訊,相當可惜。

 

 

而安置在行李箱側邊的標準 12V 電瓶 (簡稱小電),其主要功能是在電門關閉後,供應相關電力,如動後背門開關,防盜系統維運等等。在小電旁邊是電動打氣機及補胎劑,所以 e-Power 也就沒有備胎及千斤頂的配備了,雖然在行李箱左方裝潢內空間,仍有設計安放千斤頂的空間。

 

 

以下各項設備電力均由小電供電,而小電本身則由 e-Power 電門啟動時由鋰電池對其充電。所以建議在電門關閉後,不要頻繁的操控下列設備。


1. 電動座椅

2. 頭燈 / 車內各項燈光

3. 除霧器

4. 喇叭

5. 電源插座

6. 天窗 / 遮陽簾

7. 電動後背門

8. 電子駐車系統 (P檔)

9. 車內音響

10. 防盜系統


以下是個人節省小電電力的幾種方式,供參考。

 

1. 建議把迎賓燈的設定關閉,以節省小電電力使用,因為迎賓燈的功能是在防盜後,小燈仍持續亮一段時間。雖然把迎賓燈關了,在防盜後, 排檔桿氣氛燈P 檔指示,仍會點亮一分鐘左右才熄滅。

 

2. 雖然可以在防盜時自動收合照後鏡,我都是在停好車關電門前,先把照後鏡手動按鈕收合。

 

3. 在快要停車前,將 AC 冷氣先關閉只送風。當然現在天氣熱,如太早關 AC,車內溫度較高,這就看個人。我都是在家人下車後,我一個人去停車時再關 AC。接下來在關電門前先關閉空調風扇。所以下次在開電門時,才不會空調冷氣也一起啟動。

 

4. 有時在路邊要等家人買東西大概一段時間,以前 Cefiro 大多關引擎等等而不持續怠速。所以  e-Power 就想關電門等人。這時坐在車上等。但發現儀板錶以及排檔檔座相關指示燈都不會熄。心想,這時都在耗小電的電力。後來才知,這時如把駕駛座車門開關一次,這些指示燈就會關閉了。

 

當 e-Power 電門啟用,而儀錶板上出現 12V 電瓶充電警告燈時,表示無法正常充電,應立即回廠檢測。而 Nissan 也建議每半年回廠檢測,如電池壽命低於 60%,應進行預防性更換新電池。



行車油耗表現

 

在跟開輕油電版同樣差不多的上下班路程,在尖峰時間由新北巿到天母,再到信義區。在往信義區的路上,部分大型路口,有時往往要等 2 - 3 輪燈號少能通過😅。二天下來,e-Power 在油耗方面的表現來到 13.6 km/l,明顯勝出輕油電 9.3 km/l 許多 (參考第一篇) 。相對於 Cefiro 3000 6.5 - 7 km/l 的表現,將近二倍,油錢省的有感。因為在測試的第二天回家路上,在上中興橋前有路樹倒塌。西門町大塞車,幾乎動彈不得,所以油耗由 14.0 掉到 13.6 km/l。不過,這是新車才開 232 公里,引擎各機件仍在磨合階段,未來油耗應會有更佳表現才對。

 


另外,在行駛高速公路時有注意到引擎是全程運轉,但電池容量一直上昇。在詢問 Nissan 技術長後得知,在高速行駛下,為了減少電池放電次數以延長其壽命的考量之下,引擎會全時運轉發電直接推動馬達。這時電池不出力,到下高速公路,或塞車速度慢下來時才由電池接手, Nissan 黑科技啊!  

 

另外,你也可以注意到有巿區開車時,如在 50 - 55 左右車速,當引擎啟動發電時,雖然可以看到左側鋰電出力指針為 0,或是只有小格半格 (2%), 但車速仍維持在時速 50 - 55 公里,表示這時引擎直接供應電力給馬達,以及也對鋰電進行充電。

 

導航系統

 

導航系統,主要還是看個人使用習慣,也沒有對錯,就挑自己習慣就手的。不過 X-Trail e-Power 內建的導航,個人用不習慣。一般在巿區短途是用 Apple Car Play + Apple Map。因為我個人較不習慣在車上邊接上 Car Play 邊充電,所以長途仍用 Garmin DriveSmart 61。

 


巿區 / 短途導航 : CarPlay + Apple Map

長途導航 : Garmin

搜尋用 Google

這是目前個人覺最佳組合

 

 

不過因為 e-Power 進口版本,在電路設計部分跟國產版本不同。所以 N880 原本的 USB 供電線路就無法使用,而必須使用點煙器。所以,如要使用 Garmin DriveSmart 61,則必須至少要有一分二的點煙器分接器。雖在原本 Cefiro 上也有用一分三的分接器。但,它己在 Cefiro 上使用 23年了,安全考量還是把它換掉。

 

所以選用了 AnbortTech 安伯特具智能電壓監控的一分二點煙分接器,它有獨立開關,有 BSMI 認證也較放心。輸入電壓支援 12v - 24v ,同時可以顯示目前電壓。 e-Power 在開電門後,起步行駛的前 4 - 5 分鐘左右,這時點煙器電壓正常應在 14.4v 至 14.5v 之間。另外,14v 主要是小電瓶的充電電壓,充電系統電流感知器會監控電瓶蓄電狀況及電壓值的變化,如有問題在儀錶板上會有警示。

 

 

行駛大概 4 - 5 分鐘後,點煙器電壓會降至 12.9v - 13.0v。而 e-Power 有電流感知器控制輸入電流與電壓,電壓如高於 15.0v 或低於 12.0v,建議就要注意或回廠檢查。

 

而一分二點煙器的獨立開關一般是用在油車,因為引擎發動瞬間電壓較不穩,建議發動後才打開開關。但電車,電門開啟,電壓很穩就維持在 14.4v - 14.5v 波動不大,所以平時就維持在開啟的狀態。

 


結語


這幾天開下來,X-Trail e-Power 的加速性立即的油門反應四輪傳動的操控性、方向盤的跟手性e-4orce 系統介入的平穩性,以及底盤的剛性,加上日系風格的環景座艙及油耗的表現,各方面都很滿意。雖然,在此篇文分享了有關駕駛 X-Trail e-Power 的心得,也不用想太多。就按照自己的步調來開車,至於引擎那時發動充電,就交給 X-Trail e-Power 自己來管理。

 

美中不足之處是在車輛靜止狀態下,如這時引擎啟動發電時,車子會震動一下,相較同一顆引擎在輕油電版本在啟動時震動並未如此明顯。而目前唯一的疑慮是 2.1 度的電池在充放次數,長期下來對電池壽命的影響,這部分只能相信 Nissan 的黑科技,以及交給時間來證明。

 

後記:

 

2024/07/13

在今天有二趟行車路線,由小孩駕駛,小孩使出黃金右腳分別創下高速公路以及巿區的最佳油耗記錄。跟官方的油耗數據很接近。

 

高速公路:17.3 km/l

由基隆到台北巿重慶北路交流道

 

巿區道路:18.6 km/l

由民族東路到板橋



2024/07/14

早上在一個路口,為了閃一台突然切進車道的車子,電門瞬間一踩,電車的加速器瞬間就反映在速度上。韓泰這組輪胎的抓地力也相當不錯, e-Power 馬上反應速度,同時方向盤輕輕一帶,四傳動的 e-Power 就在我想要的路徑上尋跡的閃避的過去,後輪的抓地力也相當不錯,並未外偏。

這在以前 Cefiro 的時候,當油門踩下去時,車子反應就會慢半拍,後輪也會略往外邊跑,無法在說想要行進的路線上。這種人車一體的感覺,真是太棒了。不是想要開快車,而是在有危險的時候,車子能夠把我們帶離危險。


2024/07/14

雖然 e-Power 才剛入手沒多久,但已在研究下一組輪胎了😂。

米其林 235/55 19吋 105Y Pilot Sport 4 SUV


延伸閱讀:


駕馭電動車之里程焦慮最佳解決方案- X-Trail e-Power 緣起相遇篇


駕馭電動車之里程焦慮最佳解決方案- X-Trail e-Power 新婚體驗篇


駕馭電動車之里程焦慮最佳解決方案- X-Trail e-Power 適意生活篇

 

駕馭電動車之里程焦慮最佳解決方案- X-Trail e-Power 北高一日生活圈 

 

駕馭電動車之里程焦慮最佳解決方案- X-Trail e-Power 車用地圖更新


駕馭電動車之里程焦慮最佳解決方案- X-Trail e-Power - 駕駛座汽車踏墊補強片 

3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您好,我的 N880 換上 Sandisk 256GB ,會出現『格式化記憶卡失敗』,請問還有哪裡要注意的嗎?謝謝 您。

大川的布落格 提到...

我的 256GB 是 Sandisk Max Endurance V30 U3 (極致耐寫度)

Unknown 提到...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