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2日 星期六

[生活] 駕馭電動車之里程焦慮最佳解決方案- X-Trail e-Power 北高一日生活圈

小孩要開學了,又要準備一日北高生活圈。前一台死肥肉 3000 是轎車。如開學搬家,全車後座跟行李箱都要載滿東西,然後小孩搭高鐵南下,而老爸我則開車一路南下😂。現在換了這部 X-Trail e-Power,希望可以一次就把開學要用的東西,再加上小孩一次就南下高雄。而在那之前,本打算要等到 5,000 公里保養才打算加裝的引擎室拉桿,提前在南下高雄前先行安裝。


而休旅車有它先天的物理特性,車身比轎車高。加上避震器, 等結構也不同。在原廠設定上自然也比轎車來的晃。而車友也因不同的開車方式以及考量有不同的因應及改裝方式,例如 : 


1. 引擎室拉桿:


感謝車友 Alex 的說明:主要是因為轉向時,兩側的避震塔會些微左右晃動,裝上前上拉後,例如向左轉向行駛時,會消除避震塔的晃動,把避震塔向右拉動(離心力),這樣過彎時會更穩定。


2. 副車架襯套件:


這張是輕油電的後副車架,可以看到上方銀色部分的主車架「車身」,跟下方的黑色部分副車架,透過螺絲把主副車架上下鎖在一起。


感謝同是 X-Trail e-Power 車友的中壢堅哥提供下方二張照片。當把鎖附的螺絲拆下後,可以看到主車架固定軸在中心,跟外圍黑色的副車架中間有襯套上黑色的緩衝橡膠。而 X-Trail e-Power 定調在越野的特性,所以在前副車架的設計上是採較剛性的副車架搭配較軟性的襯套,來吸收路面傳來的噪音。


但在主車架固定座中間的螺絲孔,當螺絲由副車架穿過來鎖附主副車架時,螺絲跟固定座之間仍有部分的空間,這也是 X-Trail e-Power 在中低速遇到路面不平時,容易搖晃不止的原因。


副車架跟車架固定的螺絲孔位公差是為了裝配方便故意留的空隙,所以新車就會有了。如用客製化的襯套套件消除這公差,這樣主副車架連接性會更穩固。而大部分人的感受是轉彎的指向性變好,避震的跳動變少,休旅車較高的車身,比轎車晃的特性不會改變,但透過客製化襯套的改裝,可以讓搖晃的次數變少,收斂的速度較快。

而不同改裝廠的改裝方式,想法也不同。因為每支螺絲的偏移位置不同,都要現場量測完再車襯套。而襯套的材質的軟, 硬;襯套跟主車架固定軸中間要保有多少的間隙,都會有不同的感受。下方照片也是由堅哥提供,主車架固定軸中間已裝上客製的襯套。客製襯套形式也有法蘭或非法蘭型式。

 


 

但,也有車友覺因為主副車架之前緩衝空間變少了,此處不震,必震它處。所以震動分佈到其他地方,如避震器及輪胎等處。有些車友,會選擇降胎壓來應對。副車架襯套改裝比較有名的有:


1. 胡鐵客底盤研究所,它使用的是下圖左三的同心襯套的方式,也有車友分享應是左三,價位大概在 7500 左右。

2. 或者採用下圖中間同心襯套 (短柱, 法蘭) 在泰山的鼎宸國際,價位大概在 7000 左右。

3. 右三的偏心襯套 (長柱, 法蘭) 為宏鑫工作室大寮陳的方式,價位在 4500 - 5500 之間。

4. 如不想一開始花大錢,可以到各個汽車改裝店,先裝 SPR,它是公版,安裝也較快速,價位大概是 1800,先體驗一下效果。以下是各種襯套的改裝固定方式。

資訊如有錯誤,還請不吝指正,謝謝😁。



3. 改短彈簧或改避震器


這部分就不再多做說明。也有車友透過改短彈簧來降低車子高度,或者改裝不同阻尼特性的彈簧來提昇操控性。但,這部分也要注意,只是把避震器變,有時是會有副作用的。這部分還是要由專業改裝廠來評估。 


不過,每人開車的方式,用途以及預算的不同。選擇適合自己的改裝方式,讓開車更舒適,就看自己了。偏硬,好操控,但或許後座乘客的舒適度就變差。


歪樓了,怎在講小孩大學開學搬家,會歪樓到車子改裝😁。回到正題,因為在之前按原本開車習慣,在轉彎時,小孩坐在後座會感覺不穩。而在前一台車 Cefiro A33 3000 也有裝引擎室拉桿也有一定程度改善引擎室剛性。加上原廠也有 X-Trail T33 引擎室拉桿,所以就先進行引擎室拉桿的安裝。


 

所以在下高雄的前一星期,先到 Nissan 加裝引擎室拉桿。

 


當然還是由經驗老到的全哥操刀,不過全哥這次擔任手模,只有手入鏡😁。

 


紅色搭深色的鋁合金引擎室拉桿,很不錯看。


中間有紅色 X-Trail 的字樣,個人對紅黑配色沒有抵抗力。像這蓋世特 x 準好拔夢幻聯動的延長線就是😁。

 


同時也調整胎壓,因為剛進廠裝拉桿。胎壓仍為熱胎壓狀態,由原本的前後 35 / 33,提 2 磅到 37 / 35。如回冷時,胎壓則為 34 / 32。



改裝好後,在回家的路上試車。胎壓提昇 2 磅,路感有明顯的提昇,也不到跳的程度。另外,在轉彎時,原本會往外側前方推的感覺變小了。因為轉彎重心偏移往外側前推分力變小了,作在用車身側傾感覺幅度也變小了,在轉彎過程,方向盤的指向性也變清晰了。而坐在後座家人有感受到較為穩定,至於未來是否要加改副車架襯套則再評估。

 

接著搬家當天,行李箱全車滿載行李,再加上坐滿四位大人,就準備一路南下了。因為  X-Trail e-Power 第二排座椅可以前後位移,平時為了乘座舒適,第二排座椅都退到最後面。椅背心有三段斜度可調整。而考量長途乘坐舒適度,椅背仍維時最斜的角度,只把椅子略往前調整。



幸好是用電子後視鏡型式的 Mio N880,即使行李箱滿載也不會遮蔽到後方視線。

 

一路南下到台中臻味登買了大份量的飯糰,但沒想到一排就是一個半小時😂。再去買彰化有名的寶珍香桂圓蛋糕彰化涼圓,再一路南下。

 

結果快到台南時開始下起傾盆大雨,視線幾乎不到 20 公尺,聽警廣,國一中山高由仁德一路塞到楠梓,車速不到 40。所以我們決定由大灣交流道進入平面道路,先沿著高鐵橋下方台南段道路行駛,路過高鐵台南站;再沿著阿公店水庫,一路到高雄燕巢。這樣一路南下,平均油耗還有每公升 15.8 公里,算是相當滿意。

 


而在由高雄回程台北時,除了到仁德前小塞外,接下來一路到台北都沒有塞車,全程幾乎以最高時速 100 / 110 行駛,而只在西螺及泰安服務區暫停休息。所以可以看到平均時速由南下的 55 公里提昇至 84 公里。但油耗並沒有提昇,反而是少了一點,在 15.3 公里左右。而行駛里程差異主要也是南下時,到台中彰化買東西,以及到高雄後去瑞豐夜巿等地吃晚餐。而回程則只是單純由國一一路北上到台北。

 


這次的北高來回,個人覺電動車的優勢在中低速。在高速混合路段其實愈快油耗並不會變好。北高一日來回,但到台南下大雨,塞車 15 公里,我們決定走平面道路到高雄。全車載滿 4 個大人,北高單趟 ECO 模式 + D 檔自動跟車,油耗在 15.8 左右。


回程空車只有二人,雖楠梓到仁德小塞,但過了仁德,一路 110 定速回台北,同樣 ECO + D 檔自動跟車,油耗反而變成 15.3。而曾經出現的最佳成績 22.8,卻是在高速公路上龍潭北上段,塞車但時速都在 50 - 60 ,並沒有塞死,配合回充下達成。有進服務區都切 EV 模式。所以以實務上,不刻意切換模式下,混合路段,油耗大概都在 15 - 16 左右。


另外,這次南下也是首次長途體驗自動跟車功能。但,原本用標準模式在跟車時,如果實際車速落後設定車速太多時,X-Trail e-Power 會加速跟上,但加速的力道較大。這次使用 ECO 模式來自動跟車,加速的力道就較緩,也較舒適。

 

另外,X-Trail e-Power 也配備 HUD 抬頭顯示器,除了車速外,也會顯示跟車時的資訊,如車道居中,跟車間距及跟車車速等等。相較前一台車全手動駕駛,變的輕鬆很多。另外,冷胎壓也打算由原本的 34 / 32 ,再提昇至 36 / 33。



ICC 智慧型定速系統及限速系統


在方向盤在方中間的控制面板,主要是限速系統以及 ICC 智慧型定速系統的控制區。下方是控制面板各項按鈕的功能說明。




限速系統


限速系統簡而言之,一旦啟動,實際車速上限就被限制在指定車速,無論油門如何踩。這在部分路段一堆測速照相的路段相當好用,例如北部濱海公路,一堆測速照相限速在 50 公里。這時可以把限速器設定在 55 公里,這樣無論你如何踩油門,速度不會快過 55 公里。這樣就不會錢財上繳國庫了😂。


啟動方式分為二階段:


1. 啟用限速系統,進入待命模式。


先按下限速器開關,這時限速系統會啟用,並進入待命模式。但,這時限速尚未啟動。下方有指示,可以按 SET- 啟動限速功能。




2.啟動限速功能


在時速 30 以下,按下 SET- 鍵,其限速速度就限制在時速 30 公里。這時,可以用 RES+SET- 來提高或降低限速速度。如時速在 30 以上,就會以現在的速度,設定為限速車速。


 

ICC 系統 (智慧型定速系統)


使用 ICC 系統 (智慧型定速系統,也就是大家講的跟車系統) 時,以下整理了車主手冊以及各車友分享的經驗。下方先把跟車系統會用到的按鈕先做說明。

 

當按下 ProPilot 按鈕,在儀錶板會顯示白色 ProPilot 圖示,就啟動 ProPilot 智駕模式。下列動作,除了第一點外,其餘均為在 ProPilot 智駕模式啟動時的行為。

 
一. ProPilot 智駕模式未啟動時,行進間依舊會偵測車道標線,若變換車道未打方向燈時,系統仍會嘗試自動將車身拉正。

 

二. 若偵測前方車輛且時速 30 公里以上,可按 SET- 啟動自動跟車功能,但車道維持要到時速 60 公里以上才能啟用。如時速 30 以下,跟車功能無法啟用。所以當前方無車時,而時速在 30 - 60 公里之間時,只能定速行駛但要自己操控方向盤。不過經實測,在時速 50 公里以上,車道居中視標線清晰度,就會啟用。

 

三. 若偵測到前方車輛,若當下車速未到時速 30 公里,按下 SET- 啟動跟車功能後,跟車車速自動設定為 30,同時車道居中也可啟用。
 

四. 跟車功能為全域式,也就是可以自動跟車到煞停為止,在 3 秒內,如前車前進,則會繼續跟車。如前車停止時間超過 3 秒才前進,則要再按一次 RES+ 或者輕踩油門則跟車系統 (ICC) 會繼續運作。


五.同第四點,如在車子停止狀態下,前方有車,是可以啟用跟車功能,跟車車速自動設為為 30, HUB 前方會提示按一次 RES+ 可繼續跟車。


 
五.如何暫時加速或减速

在需要加速時:

踩油門踏板,放開油門踏板即可恢復先前的設定車速。

 
在需要減速減速時:

踩煞車踏板,ProPILOT 智駕輔助系統的控制會取消。按 CANCEL 開關上側的 RES+ 即可恢復先前的設定車速。

 

六. 跟車功能啟動後,如按 CANCEL 取消,若前方沒車,依舊要到時速 30 公里按 SET- 才能作動;前方有車則按 SET- 即可作動。

  

七. 若偵測前方車輛且時速低於 60 公里以下,車道維持輔助功能無法啟用。所以如果前方車輛變換車道,跟車系統偵測到前方無車,時速又低於 60 公里,剛好又在彎道上,車道維持輔助功能失效,且你又沒注意到,就很容易出事。

 

八. 長按 ProPilot 按鈕 1.5 秒以上,會進入傳統 (固定速度) 定速模式。傳統定速可以在 30 公里以上的速度行駛。

 

九. 超車加速

在 ICC 系統於時速 70 公里以上啟動,且跟隨在一輛速度較慢 (低於 ICC 設定速度) 的車輛之後的情況下,在操作側方向燈時,ICC 系統會自動開始加速來幫助車輛從左側進行超車並且會開始縮減與正前方車輛之間的距離。只有操作左側方向燈會啟動這個功能。

 

當駕駛者轉動方向盤進入左側超車道,如果超車車道前方沒有偵測到車輛,ICC 系統會持續加速到設定車速。如果偵測到前方有另一輛車,則車輛只會加速到能前車配合的跟車速度。如果車輛沒有轉入左側車道進行超車,將會在短暫時間後停止加速並重新維持所設定的跟車距離。您也可以在任何時點踩下煞車踏板或者按方向盤上的 CANCEL 開關來停止加速。

 

十. 自動跟車輔助,非自動駕駛

 

ICC 系統的設計是用來與前車保持所選定的車距並可配合車速較低的前車來進行減速。系統會視情況來進行減速,而如果前車停下時,車輛也會減速到完全静止。


另外,在進出光線明暗反差太大的隧道,有可能會讓跟車系統在進隧道時,忽然間覺得太暗看不到路面,而熊熊停止跟車,但這時你如沒注意到跟車不動作了,繼續讓車子滑行,就有可能撞到前車。

 

不過 ICC 系統最多只約能施加車輛總體煞車力道的 40%,也就是在高速狀況下,視與前方車距以及相對速度,有可能車子無法安全煞車或煞停,這點要小心。萬一前車突然煞車,或者有車輛突然插入,而使安全距離不足時,這時仍應要踩煞車來減速。

 

另外,跟車系統是無法偵測到下列目標,在行駛時要特別小心。

 

1. 靜止或緩慢進行的車輛

2. 路上行人或物品

3. 同一車道來上有來車

4. 在車道邊緣行駛的摩托車


油耗管理


綜合整理大概的油耗,在實際混合路況下,不用想太多,就順順開,偶爾配合 B 檔回收電力。再分享一下 B 檔的使用時機。


巿區走走停停 : 15 - 16 公里/公升

尖峰塞車:12 - 13 公里/公升

高速公路都很順,時速:100-110 , 大概 15 - 16 公里/公升

高速公路都很順,時速:70 - 80 , 大概 18-19 公里/公升

高速公路塞車但沒完全停,時速:40 - 60 , 大概 20 - 22 公里/公升


 

車內照明

 

這之南下,晚上在搬行李時,原廠的室內燈是暖色光的燈泡,較為暗一點。所以回台北後,就跟馴光 REINDiO 聯絡更換室內燈為白色 LED 燈泡。


更換前:


 

更換後,室內照明較明亮了。



車內照片也明亮許多。



重點在行李箱的照明上,不用再 "摸黑" 找東西了😂。



另外,牌照燈也是燈泡。考量點燈時間較長,燈泡較易發熱。長期下來影響燈座壽命,所以也一併換成馴光的白色 LED 牌燈照。這時是更換前的暖色燈泡。



馴光的牌照燈是總成型,在更換上也較簡單。它是卡榫式的,只要把燈座一邊輕按一下,就可以取下。



裝上去的樣子。



更換後的牌照燈照明更明亮了,這樣是否要更守交通規則 😁? 而且在倒車時,二側路邊的道路在晚上也看的更清楚。



胎壓管理


有關胎壓, 韓泰 19 吋 SUV 胎的特性,似乎跟轎車不同。胎壓昇壓慢,但降壓快。
 

交車中心交車時 :  

氣溫 30 - 35度,冷胎壓 33/31

氣溫 26 - 29,冷胎壓 32/30

路感較不明顯,有點偏軟


1000 KM 保養時:

氣溫 30 - 35冷胎壓 34/32


4000 KM 左右到好巿多補胎壓: 

冷胎壓打到 35/33

氣溫 30 - 35冷胎壓 35/33

氣溫 26 - 29冷胎壓 34/32

 

現在的胎壓,不跳,路感有較明顯,方向盤指向性較明顯。打算氣溫 30 - 35冷胎壓補到 36/33。巿區短途, 要昇壓 3 psi 很難, 大多只昇 2 psi。只有 38 度高溫塞車時,或高速長途沒下雨時才昇壓 3 psi。但它停車時,如在陰涼處胎壓降的速度比 Cefiro 16 吋的米其林要快很多。只到賣場買個東西,不到一小時又回到冷胎壓。


6000 KM 左右到好巿多補胎壓:

氣溫 30 - 35冷胎壓 36/34

 

但胎壓會隨時溫度下降而下降,大概以每 5 度降 1 psi 的幅度。個人覺目前較舒適的可以打到 35/34。如要方向盤手感明顯一點的,則打到 36/34。例如,在寫文章這幾天 10月中上旬,剛好北部天氣要轉涼到 24 度左右。所以我在天氣轉涼前 (30-35度) 就先打到 36/34,到東北季風來時 (23-26度),胎壓就來到 35/33。


目前的胎壓,在 25 度左右,這是已由基隆行駛的內湖的胎壓。天氣涼一點,跟冷胎壓 36/34 相比,只升壓 1 psi。這樣的路感不錯。目前的配置是,因為略軟性的襯套,所以在胎壓上採略高的做法,再配合引擎室拉桿來提高轉彎的穩定度,至於要不要裝改裝襯套,則過些時日再評估。


  

總結,這次北高來回,因為有 Level 2 自動跟車,車道居中。一趟下來的確比之前手動駕駛的要輕鬆許多。加上休旅車型的 X-Trail e-Power 空間夠大,一趟就連人帶行李全都上車,到目前為止對它相當滿意。


延伸閱讀:


駕馭電動車之里程焦慮最佳解決方案- X-Trail e-Power 緣起相遇篇


駕馭電動車之里程焦慮最佳解決方案- X-Trail e-Power 新婚體驗篇


駕馭電動車之里程焦慮最佳解決方案- X-Trail e-Power 適意生活篇

 

駕馭電動車之里程焦慮最佳解決方案- X-Trail e-Power 北高一日生活圈 

 

駕馭電動車之里程焦慮最佳解決方案- X-Trail e-Power 車用地圖更新


駕馭電動車之里程焦慮最佳解決方案- X-Trail e-Power - 駕駛座汽車踏墊補強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