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7日 星期六

GAUI X4 II 配置 ServoKing 795 改裝分享

一架是如同把法拉利引擎裝入福斯Golf 車身的 GAUI X4II, 一個是把標準舵機封印在中型舵機裡的 ServoKing 795。當二者相遇會碰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如同車子的改裝,當你把引擎馬力提昇時,相對的底盤、懸吊、煞車系統都要相對的強化才安全。而置入泰式GUEC GM-601無刷馬達(1820W-KV910) 的X4II, 當然在制動力上一定要相對的提昇。

而ServoKing 795正是最佳的搭配,0.03秒/60度, 10.6kg-cm 的扭力。可完美的讓你把X4II 掌控在你手中。以下就來分享,如何把 ServoKing 795這超級馴獸師,安置在這頭 X4II 猛獸上。

一、AILE,PITCH 舵機前推固定工法。

因 為ServoKing 795 較一般的中型舵機來的高,中型舵機在固定座以下為19mm, 而ServoKing 795 因為配置了跟標準舵機一樣規格的馬達及VR,所以在固定座以下為27mm。所以固定在 X4 II 的 Pitch及AILE二舵機固定座時,要加墊二片1.5mm厚的碳纖墊片。也就是把795再前推3mm,如下圖所示。而固定舵機原M2.5x10mm的螺 絲則要換為M2.5X16mm。



這樣的安裝方式,ServoKing 795 在安裝好後,尾部離機身側板的間隙約0.5mm,並未接觸。



由上方拍攝檢查舵機固定座跟機身側板的密合度也沒有問題。但這時要注意二個地方。

1、X4 II 舵機固定座要推至最前面,球頭反向內鎖,拉桿剛好可完全垂直。這詳細過程,會在完整組裝文章裡再分享。

2、 在移動調整舵機固定座時,固定座的螺絲及鎖定舵機的上下四支M2.5x16mm螺絲也先不要上膠。因為舵機固定座後方的螺絲會被795i 擋到。所以在確認十字盤拉桿垂直後,要把795先拆下來,這時被擋到的舵機固定座螺絲上膠固定後,再把795鎖回舵機固定座,這時四支M2.5X16mm 用來鎖795舵機螺絲才能上膠固定。



二、艙罩後固定柱反轉延伸工法。

接下來 X4II 升降舵機固定在搭配 ServoKing 795 時,因為795較中型舵機高,前文有說明。所以在罩上艙罩時會因為795的長度而把艙罩外頂。



不 用擔心,只要把後艙罩固定柱外推4mm即可完美改裝。那這4mm如何改裝,正如其名"反轉延伸工法". 二側各使用信天翁M3圓頭螺絲墊圓,反轉180度使用固定在上面,因為延伸4mm,所以原來的 M3x12mm全牙螺絲改裝為M3X17mm的全牙螺絲,這樣就非常完美的了。所以我稱它為"反轉延伸工法"。



在左右各延伸4mm後,罩上艙罩後,原本在升降座上頂住艙罩的795已距離艙罩一段距離。



只有在左上角一隅有稍為接觸到艙罩,建議在接觸點的艙罩內側貼上玻纖膠帶就可以了。



而使用信天翁墊圈的反轉延伸法,跟原來X4 II上也融為一體,非常美觀。



而艙罩罩上時,在美觀程度上也是非常不錯。



最後再整理改裝所需的零件。

1、X4II 舵機固定碳纖墊片八片。(這部分後來在配合 VBar 調機時, 為了要取得最佳解析度有略作調整,在全機組裝文中會分享)
2、M2.5x16mm 八支。
3、M2.5x12mm 四支。
4.、信天翁M3圓形墊圈,或M3內徑,高度4~5mm的鋁柱或螺帽二個。
5、M3x16~17mm 全螺牙螺絲二支。

而全機詳細組裝文,則過幾天會分享,敬請期待。

2013年4月26日 星期五

GAUI X4 II 組裝前準備事項



當 聽到泰世要推出一架425mm級距,但卻搭配X5等級動力的馬達時。天啊,這是什麼怪物@@". 後來看到 X4 II的細部規格及機體結構,沒錯,就是它了。在425mm級距裡,上置馬達、下置電池,CCPM採集中式配置,真是太完美了。直到開始預購宋入手前,先研 究NX4組裝手冊,因它的機身上半部跟NX4很接近,旋翼頭、尾傳機構都一樣。

不過這也是我第一架泰世的直昇機,對我是一個全新的體驗。在來回看了數次NX4手冊,加上入手後仔細研讀了組裝手冊,還有許多飛友在組裝過程中遇到的心得分享,我做了下列準備工作。

1、螺絲、墊圈及舵機固定碳纖維墊片。

全 機螺絲換裝芳致圓頭螺絲。這已算是我的標準之一了,因為大部分直昇機側板的螺絲原機來都是半圓頭居多。個人想法是圓頭滑牙的風險較低,而外型也較粗曠有 型,加上適當搭配紅色的信天翁墊圈更有畫龍點睛之效。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原廠套件裡就附有紅色墊圈的直昇機,泰世真是太貼心了。以下是螺絲統計的支數,部 分螺絲有多備用或考量不同搭配時的尺寸。



M3x6mm : 34 支
M3X8mm : 8 支
M3X12mm : 2 支
M3X18mm : 2 支
M3X25mm : 6 支

-----以下為換裝 ServoKing 795 才要更換螺絲, 不然不用準備----

M2.5x16mm : 8 支 14/16擇一準備,在組裝文會說明.
M2.5x14mm : 8 支
M2.5x12mm : 8 支 (這是升降、尾舵機固定用), 建議更換.
M3x16mm : 2 支
信天翁中型舵機碳纖維固定片 : 8 片
信天翁M3圓頭螺絲墊圈 : 2 個
M2.5 止滑螺帽 : 6顆

二、CCPM 舵機配置ServoKing 795。



由於我是購入空機、馬達及電變/調的套件,所以在CCPM舵機、尾舵機及陀螺儀要自行搭配。而CCPM我是選擇 ServoKing 795。我想用過 ServoKing 舵機的人應就很難再回頭用其他品牌的舵機。它三超的優勢,超規、超值、超耐用讓人愛不釋手。

795 為中型舵機尺寸但卻具有 0.03秒/60度、10.6kg-cm 直逼標準舵機的能耐,甚至在速度上超越了大部分的標準舵機。不過因為795採用跟標準舵機同規格的馬達及VR,所以在尺寸上較一般中型舵機高。所以安裝在 X4 II上須略做調整,這部分在組機文章會再詳細介紹。

三、尾舵機配置 ServoKing 795i



ServoKing 795i 跟CCPM配置的795在速度及扭力上是一樣的,不過它是760u,所以在空心杯馬達的控制上能更為細緻。而貼心的是, 在包裝裡附有標準舵機上蓋.所以原來的中型舵機上蓋可以用在450Pro、500級,而換了標準上蓋就可以用在550級到800級. 哇!這真是一大創舉。飛過的人就會為它細緻的手感而深深著迷, 795i 目前為機隊統一的尾舵機規格、在維護上更加容易且省成本。

四、電變/電調配置 Castle Talon 90A



因 為CCPM 舵機及尾舵機採用 ServoKing 的795/795i 高壓舵機。所以在BEC供電上必須能夠提供7V以上的供電力,加上電流值也必須在7A以上。所以本打算使用 JETI SBEC,搭配 手上已有的 Castle Phonexi ICE 100A。但,JETI SBEC 也要1000多,加上佈線較繁雜。

而這時就想到 Castle Talon 90A。因為 425級距直昇機暴力3D也約在66-70A,所以ESC 90A 足以應付 X4 II,加上它的BEC供電力為持續9A,瞬間20A。才2000出頭的價位,簡潔的配線,二話不說就是它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它沒有 Castle Log 功能,以及略為粗糙的外層塑膠保護殼。在接頭方面原本考量 XT90,不過在試焊後試拔實在太難拔取,所以還是改用較為上手的的 RCPROPLUS X6SA。

而 Talon 90A 的尺寸要安裝在機頭前方時1/3會頂住艙罩,這部分在調整改裝795時,意外的也完美的解決了,在組機文章時會再詳細說明。

五、三軸陀螺儀採用 mini VBar Blue Line



VBar 飛過的人才知為何它的價位相較於其他陀螺儀來的高;如絲綢般滑順的操控感,穩中帶利。直昇機,完全在你掌控中,等於"實機模擬器"。接著機子就跟你合為一體而完全同步,享受"人機一體"的FU。

剛好手上有一顆 mini VBar Blue Line,而且已昇至 Pro 5.3.4。當然要駕馭X4 II 這頭猛獸,想當然而 VBar 是馴獸師的最佳選擇。

以上一切就緒,接下來就準備組機了。^^

2013年4月20日 星期六

Align 700E DFC HV 第十四道改裝工法-加裝"引擎室拉桿"



這是我的愛車,陪了我十年,跑了26萬公里。陪著我上合歡山、夫妻樹曝星軌,過蘇花衝六十石山小瑞士。( 註,衝了四年都下大雨,到第五年才拍到。@@") 因為我常跑的攝影景點大都要跑山路,所以我在引擎室裡加裝了拉桿而來抵抗側向應力,提高車體的鋼性。



離題了@@"。回到正題,因為日前看到國外選手很多有在700E DFC 馬達前端的空間中再DIY鑽孔加上鋁柱,用來對抗因為強大動力所帶來的側向扭力。讓我聯想到,對喔,我車子的引擎室拉桿何嘗不是如此?

所以我也自己DIY來進行第十四道改裝工法-加裝 700E DFC HV 的"引擎室拉桿"。而這引擎室拉桿就用機身前鋁柱來改裝(Φ5.5xΦ4.5x61mm),可在HN7078
機頭罩支撐柱組
裡找到。

但在馬達前方並沒有孔位可以安裝,所以要自己先DIY鑽 3mm的孔位。位置在B柱,也就是馬達前方的側邊,原在上已有二孔。在這二孔的上孔上緣再往上13mm的位置鑽孔。而由於碳纖板較滑,所以要先用手鑽鑽出定位孔,如下方照片所示。



注意鑽頭須使用金屬加工用的鑽頭,我使用的是 PROXXON 28874 鑽頭組,它從0.3mm 到 3.2mm 一應俱全。



接 下來用電鑽鑽出3mm的螺絲孔。我是用 PROXXON MICROMOT 50/E,它的轉速可以由5000RPM到20000RPM無調微調,鑽碳纖維板轉速不可太快。建議從3000-6500RPM,太快鑽頭溫度會上升太 快。對準剛用手鑽的定位孔,一開始先用4000-5000RPM鑽洞,等到穩定了,可以把轉速提昇至5500-6000RPM就可一路鑽到底。不過,要注 意喔,下方照片是示意圖,不可這樣就直接鑽,不然一堆碳纖維粉末就會噴的整機都是。



在要鑽孔的四周先貼好防塵措施,主要粉末會往後噴,但內側也要貼好並離一段距離,以防粉末噴入馬達裡。接著再按照前段分享的要領,就可以鑽出3mm的孔位了。鑽好,小心取下四周的紙張,再用毛刷把剩下粉末刷乾淨就完成一邊了。另外一側也用同樣的步驟施工。



3mm 螺絲孔鑽好,再用M3X6mm螺絲鎖上即可,



這樣我的700E DFC HV 也有了"引擎室拉桿"了,所以抗側向應力的能力也提昇許多。不過因為這鋁柱並沒有單賣,想要改的人要入手HN7078機頭罩支撐柱組,建議亞拓是否可以有單獨銷售的包裝? 不過.....如果能夠贈送那當然是最好! ^_^

2013/5/23

今早覺那拉桿看了有點單調,亂改的潛意識又發作,就加上M3墊圈。



2013/5/24

 今天又改了二個地方,
1、螺絲換為M3x8mm.因為我加了墊圈,而鋁柱下刀也夠深,不過原M3x6mm也足夠。
2、鋁柱上熱縮套。因為我是用散熱型的RCPROPLUS SuperX6馬達金插。這樣可降低太靠近感電接地的風險。所以熱縮套主要是絕緣,同時也在視覺上做不同感覺的呈現。

image.jpg


2013年4月18日 星期四

亞拓450Pro V2換裝新型止推尾旋翼

這架450 Pro V2 在月底4/28即將屆滿一年。在這一年裡,它總是陪我渡過枯燥的基本功練習。而隨著它不斷的改進...

4/28/2012
機身側板螺絲換裝芳生M2.5圓頭螺絲加信天翁紅色墊圈.在機身強度提高及滑牙風險降低有明顯的幫助.



電變/電調換裝 Castle Phoenix ICE 50A.在電力的供應, 油門的線性度及定速的穩定加上BEC支援至7V的高壓,我覺這投資是值得.



9/13/2012
而換裝 mini-VBar Blueline Pro 5.3.x , 更是讓450的操控性脫胎換骨.



12/13/2012
而半年前因410M一顆抖動而改換 CCPM : ServoKing 995, 尾舵機:995. 卡斯特BEC 供電由6V提昇至7V.讓450的制動力又更上一層樓.





12/24/2012
主齒盤改換黑色加強型主齒,讓動作傳輸更順暢.



2/14/2013
野獸,一個老字號的三軸陀螺儀,在450上我明顯感受到它的魅力及良好線性度下絕佳的機體反應。



3/12/2013
主旋翼更換為 Rail Blade 326,在操控性又更上一層樓. 契形翼尖設計,讓動力損失降到最低.



4/8/2013
尾舵機換裝為ServoKing 795i,讓尾動制動力、解析度、手感Q度又把450帶到另一個境界.



接下來在這即將屆滿一週年的前夕,再為它換上新型止推尾旋翼組.紥實而無虛位的旋翼夾,搭配ServoKing 795i 的精準、Q度,加上野獸對尾舵控制的線性度。讓我覺450到目前為止已是進入最佳狀態。



接下分享新型止推尾旋翼的換裝過程,新品的旋翼夾內固定螺絲有上膠,稍為用點力即可轉開, 可以利用另一支螺絲起子,插入原尾橫軸固定座來輔助施力.



.先把相關零件排開以防安裝順序搞錯,.而止推內側墊圈在旋翼夾內不好拿出就不用拆出也可.



止推軸承右邊的是原拆開的,只有一點點薄油, 我個人習慣是上滿 RCM 止推專用油.



先 沾點螺絲膠塗在尾T的螺紋孔內,再用衛生紙把多餘的殘膠擦試乾淨,以免溢出干涉到外側培林.再依序把止推軸承及外側培林裝回,但要注意,因為新型的零件密 合度高,止推外墊圈及外側培林要確實安裝到定位.注意尾中聯外側是略為突出的.如果沒有就要再重新檢查.不然螺絲鎖上會壓迫到培林,而有可能造成損壞.



接下來也把另一側止推上油, 再鎖上尾旋翼夾.到這裡就可以準備上機了.



接著把原舊型尾旋翼夾拆下.因為尾T頭的止洩螺絲我是用R48固定的,在拆卸前先用掌上型噴火槍對著止洩螺絲單點加熱5秒左右,再輕輕一轉就可以拆下了. 在過程中要注意,先把螃蟹夾的塑膠連桿組往尾波箱方向退到底,以免被"波及".



拆下的尾旋翼組跟新型的比較, 看來新型的較為粗壯. 右側是亞拓 3K 碳尾(HS1132), 個人覺很好用,效率高,不會有塑膠軟掉的問題.這付我用了二年,依然頭好壯壯.



接 著新型尾旋翼夾鎖上尾橫軸, 止洩螺絲一樣用R48固定,而在鎖旋翼夾跟螃蟹夾時,先沾點螺絲膠點在旋翼夾螺紋孔內側,不要點在螺絲上,以免干涉到銅環的滑順度.接著用衛生紙把螺紋孔 外側的殘膠擦拭乾淨.在鎖上時,建議採照片的角度,讓旋翼夾略為水平偏下傾的角度.因為這樣有的工法有二個好處.

1.銅環不會因為鎖時角度太過垂直而掉出.
2.旋翼夾內的螺絲膠也不會回流至螺紋孔而有干涉到銅環的風險.



不 過我在改裝過程遇到一個問題。就是我原來用的亞拓HS1132 3K碳纖維尾翼槳根厚 2.45mm. 新的尾槳夾較厚,雖然槳夾間距一樣,但要把HS1132鎖緊要更大的壓力,所以槳夾的螺紋最後滑掉了。但這狀況如果你是使用原亞拓塑槳不會有這狀況,但亞 拓塑槳太軟。而您也可以用 ALZRC 尾塑槳,硬度夠。

亞拓也很貼心的更換新的尾旋翼夾,但我接下來採取二種改裝步驟來改善這狀況。

1、尾旋翼夾螺絲由原M2x8十字螺絲換為M2X12圓頭螺絲加止滑螺帽。



2、槳夾內加墊 0.25mm塑膠墊片,外徑須裁為 9mm。



這樣就很完美了.



對了,既然都拆了,也順手把螃蟹來連接旋翼夾的M2X8mm十字也換成圓頭,至於內側的M2x6mm就等下次保養再換成圓頭。

亞拓 450 Pro 換裝 ServoKing 795i 全方位尾伺服


用過 ServoKing 伺服器的人就可以體會什麼是高扭力、高規格、高品質的伺服,但價格卻是合理且CP值很高的。這完全由台灣設計、製造的伺服器主要外銷供應其他大廠使用,而台灣的飛友也開始有機會體驗到它的魅力。

而我的 450 Pro 的 CCPM 伺服器及尾伺服器昇級至 ServoKing 995 後,搭配 Castle Phoenix 50A用 7伏高壓推動,果然在制動力更上一層樓,以下為相關文章鏈結。

亞拓 450 Pro V2 換裝 Servo King 995 全紀錄 (全程用 iphone4S拍照)
亞拓 450 Pro V2 換裝 Servo King 995 全紀錄 (全程用 iphone4S拍照)


瞎忙一場的450 Pro 尾舵昇級 Servo King 995 (全程用 iPhone 4S拍攝)
瞎忙一場的450 Pro 尾舵昇級 Servo King 995 (全程用 iPhone 4S拍攝)


接 著, ServoKing 又再度震憾市場,以超規的方式推出了中型伺服器 795。超規的不只是它外顯的規格,0.03s/60度,10.6kg/cm,重點它使用跟695標準伺服器一樣的馬達跟VR。這也代表著它的耐用度。光 看它中型外殼因包不住而外露的標準舵機馬達便知。

而這幾天收到了 ServoKing 最新力作 795i - 全方位的尾伺服,這是正式版的包裝。在包裝上明顯的標明它適用於 450-800,因為以規格上來看 0.03s/60度, 10.6kg.cm已可足夠應付 450-800級的直昇機。

795i 規格表 (感謝 ServoKing 提供795i 規格圖檔)



而 貼心的是, 在包裝裡附有標準舵機上蓋. 所以原來的中型舵機上蓋可以用在 450Pro、500級,而換了標準上蓋就可以用在 550級到800級. 哇! 這真是一大創舉。ServoKing 的品質有口皆碑,而 795i 則統一機隊的尾舵規格、在維護上更加容易且省成本。



這是中型舵機上蓋的 795i (感謝 ServoKing 提供795i 定裝照)



這是換了標準型舵機上蓋的795i (感謝 ServoKing 提供795i 定裝照)



795i 接下來要先上在 450 Pro 上,等五月泰世 X4 II 到港再移至 X4II 上。現在先分享在450 Pro 上的換裝。原來 450 Pro 上已是用 ServoKing 995 用轉換座,因為450 Pro尾伺服在規格上是要用中型舵機。因為那時795i 尚未上市。現在有795i,就可以直接上450 Pro了。而CNC切割的金屬上蓋也不用擔心耳朵會扭力而產生裂痕。

在450上,如果您用亞拓原廠金屬尾伺服固定座.因為795i略高,所以在置入的角度上會被訊號線出口干涉到而無法置入。這時提供小技巧,只要鬆開下蓋,穿過再鎖回下蓋即可。





或者您也可以用銼刀,稍為修一下直到中間空間長度為 37.7mm,就可以直接置入。



把訊號線用1.5mm起子繞圈成捲曲狀準備上機。



接下來的設定工作如下,

1、設定陀螺儀尾舵寬窄頻。
2、進入野獸中立點模式,控尾舵置中立點上舵片。
3、野獸關機,795i 上機。
4、尾拉桿調整至尾軸在中立點。
5、設定野獸尾舵左右行程邊界。

1、設定陀螺儀尾舵寬窄頻。

因 為尾伺服由原來的 1520u (995), 改換 760u (795i),先不要鎖上機身也不要接上陀螺儀。要先設定好陀螺儀裡的尾舵頻率好才能接上陀螺儀,不然冒然接上也有可能會燒毀伺服器。目前450是用野獸 陀螺儀。須重設功能C裡的尾舵伺服寬窄頻設定,由藍燈(1520u),改為紅燈(760u),改為後才能把795i 接上野獸三軸陀螺儀。

2、進入野獸中立點模式,控尾舵置中立點上舵片。

上 舵片時,選最靠中立點的齒位上舵片,不可調遙控器的尾舵 subtrim。如果沒有完全中立,建議是中立偏尾波箱方向的齒位較佳,450級也就是偏795i 訊號線出口那邊,除非齒位偏太大,因為這樣尾拉桿可以縮短一點,以免發生拉桿螺紋吃太淺而脫勾的風險。原尾伺服金屬座的半圓頭螺絲換成圓頭 M2.5x8mm 四支,再加墊M2.5 紅色信天翁墊圈。而且注意到了沒,ServoKing 在鎖舵臂的螺絲不是像一般用十字的,而是M3x8mm的圓頭螺絲來提高強度,連這小地方都注意到了,真是令人很放心。



3、野獸關機,795i 上機。



4、尾拉桿調整至尾軸在中立點。

尾拉桿在L臂尾波箱端先不要扣上,進入野獸中立點模式調整尾軸滑套中立點左右後再扣上拉桿L臂端拉桿頭。這樣可以減少拉桿頭的磨損及拆的次數。

5、設定野獸尾舵左右行程邊界。

陀螺的左右邊界設定很重要,同時也要再確認陀螺的補償方向正確。

接下來就等天氣好時,上飛場實機調校感度了.



試機....

日期: 4/9/2013
地點: 台灣台北彩虹飛場
天氣: 下雨, 只能在橋下試機
風速: 無風
氣溫: 21度C


機體設定,
-----------------------------------------------------------------------------------------
Align 450 Pro V2, 非 DFC, 非尾雙推.

馬達/電機: Align 450MX 3400KV
電變/電調: Castle Phoenix ICE 50A, BEC 電壓 7.0V
CCPM 伺服: ServoKing 995
尾伺服: ServoKing 795i
陀螺儀: 野獸 micro Beast v3.0.12
尾槳: Align 3K 碳纖尾旋翼
主槳: Rail Blade 326


遙控器設定: JR XG11


D/R : Normal /ST : 100/0(ELEV/AILE), RUDD :Normal 100/30, ST:100/10
陀螺儀感度 : Head lock : Normal :45%,ST1:41%,ST2:38% (XG11鎖定是0-100)
集體螺距: +-12度
循環螺距: 調至最大且不干涉

油門曲線:(卡斯特定速)
Normal : 2600RPM
ST1:2850RPM
ST2:3100RPM


螺距曲線:
Normal, ST1,ST2
0-50-100 ( -12度,0度,12度)
野獸飛行設定 (紫色:P, 紅色:R,藍色:B, 有加+號為閃爍, 三旋鈕B1,B2,B3以中間刻度為0)
------------------------------------------------------
三感度旋鈕:B1+0, B2+0, B3+2
功能B 控制特性 : B+ 極限
功能C 傾斜盤波浪飛行補償 : R 普通
功能D 尾舵鎖定感度 : R 普通
功能E 搖桿死區 : R+ 2
功能F 尾舵反扭力補償 : P 關閉
功能G 循環螺距反應(跟手反應) : B 極高
功能H 總螺距加速 (末端加速) : P 關閉
-----------------------------------------------------------------------------------------


因為今天下雨天,只能在橋下試機。在完全不調整之前用995/1520u 的野獸及遙控器設定下,一昇空就很穩停在那裡。快速自旋煞停會有點追蹤。所以遙控器 Gyro 感度由
Head lock : Normal :45%,ST1:41%,ST2:38% (XG11鎖定是0-100) 降到
Head lock : Normal :40%,ST1:36%,ST2:33% (XG11鎖定是0-100).

再試機,幾乎感覺不到,但還一點點追蹤。所以再各降2%到
Head lock : Normal :38%,ST1:34%,ST2:31% (XG11鎖定是0-100).

哇! 自旋煞停已很穩,頓點明顯。在橋下繞小八字,因為795i雖是中型舵機,但馬達/VR卻是跟695同等級的標準舵機規格。這樣除了壽命更長之外,解析度也 相對明顯提高。尤其在中立點附近,解析度明顯變好了,尾舵動作可以控制的比995更細緻。而快速的 795i,反而手感更穩,不會因快而有乒乓效應。

而停懸時,可以放手讓它漂浮在那裡,微風吹來也很穩定的漂浮。但,停懸不建議調到放雙手還定在原處,這樣反而在動態時就略差一點。

結論,

這795i 最大的問題就在...一用就拔不下來.本來這是要用在 x4, 先上在450試機, 現在反而要再敗一顆...問題大了.

有人在問我快速的舵機會不會抓不住.以下是我的小小淺見.
-----------------------------------------------
而 為了要有足夠的解析度及反應速度.現在的伺服都開始朝較大型的VR(解析度),及較快速的馬達(反應速度及扭力).這對機體反應是正面的,再搭配合適的陀 螺儀.只是部分人一開始因為跟手度提高,手的壞習慣一一會表現在機體上,會覺它反應過度.而事實上是跟你的手同步.只要修正手的動作.就可以享受那穩中帶 利的手感,及跟你的手同步的感覺.也就是機子在你手上的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