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田,先人智慧的結晶。而鹽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中的食品調味料,要稱它為人們生命的泉源也不為過。而當傳統鹽田與現代裝置藝術碰撞在一起時,會產生什麼樣的火花?
青鯤鯓扇形鹽田 feat. 生命之樹
在此生命泉源上,透過藝術大師楊士毅操刀的裝置藝術-生命之樹。用同樣是『扇形』的生命之樹來呼應扇形鹽田的美。而台南巿政府同時也在鹽田四週配合打造生態觀察棧道、解說休憩亭及水岸平台等觀光設施,預計在六月完工。
而上次來到青鯤鯓空拍扇形鹽田已是四年前了,那時空拍法尚未實施。所以自然人仍可以用 500 公尺的飛行高度來紀錄這扇形鹽田的美,有興趣的可以參考小弟之前的拙作。
而此次造訪,也是因為要南下高雄,心想,剛好生命之樹完工,順路可以來記錄這現代人文與先人智慧結晶結合之美。凌晨五點多的台北,略帶冷感的空氣,讓人感覺心頭沁涼。隨著一路南下,氣溫也由 20 度直線上昇至 37 度。到台南巿區時,眼睛瞄到車子的胎溫已破紀錄的來到 58 度😥,南台灣的太陽真的熱情。
但車子一路奔馳在台 84 線上朝北門方向前進時,此時空氣中傳來一涼爽的感覺。雖然太陽高掛,但海風吹拂時,讓悶熱的感覺也減緩不少。不過,空拍法實施後,自然人的飛行高度被限制在 120 公尺以下,所以在取景上也受到限制。
但在檢視完空拍機,校正完指南針,檢查圖傳在 2.4G 頻道看似干擾略大,在手動切換至 5.8G 頻道,確認衛星數量、相機快門設定等等。在昇空後,其實發現太高的高度也不好構圖。還沒飛到 120 公尺高度前,生命之樹已快看不見了。所以不用飛行太高,想記錄這生命之樹與扇形鹽田一起入鏡的美,當這畫面出現在空拍機的監控螢幕時,我就知道我拍到了!
而且當天空氣品質不佳,飛太高的高度能見度也不佳。加上等下想利用空拍機的全景自動拍攝功能,自動拍青鯤鯓全景 (因為120公尺高度,單張視角有限制。), 所以並沒有上偏光鏡來偏光。 在試了三次的全景照拍攝,終於有一張滿意的鏡位。
在生命之樹周圍有許多攝影同好也在拍攝,所以空拍機在取景時,就放棄正上方的鏡位,因為空拍安全第一,所以在側邊採略低的視角進行構圖。
而在拍攝時,已過中午時分。太陽的位置慢慢的移向外海方向。所以生命之樹二面,一面如前幀拙作是順光。但半逆光的鏡位也有著另一種味道。可惜因為仍要趕到高雄,無法在日落時分拍攝暖色溫的逆光照片,甚為可惜。
因為要從台北專程開車一路南下來拍攝青鯤鯓,對我這普通上班族是件奢侈的事。本打算飛行二趟,結果多飛了一趟紀錄這扇形鹽田之美。因為下次再來也不知何時才有機緣了。
此幀拙作為四年前空拍法尚未實施前,使用 P4Pv2 在 500 公尺高度下拍攝的青鯤鯓鹽田,可以看出俯角差很多😓。而且那次在快到前五分鐘,在台 84 上奔馳時,仍然下著傾盆大雨,但到了青鯤鯓,大雨熊熊停了,而拍到這清澈的天空。
![]() |
攝於 2019年7月2日 |
拍攝當天風向是吹往外海,也就是要多預留電力在逆風回程。幸好在有限的電力下,在拍攝了多張全景照,有一張個人覺還可以的拙作。另外,也品嚐了當地有名『秀里蚵嗲』的美食,如蚵嗲、花枝丸、炸魷魚;同時也買了吳阿嬤的蝦乾,也算是另一個收獲。
如何跟外國人解釋什麼是鹽田?
A salt pan (or salt field) is a shallow, flat area near the coast where seawater is collected and left to evaporate under the sun. As the water evaporates, salt crystals form and are then harvested. This traditional method of producing salt is called a salt pan or salt evaporation pond.
2 則留言:
印象中的台南青鯤鯓鹽田,一直是寬闊、平面的地景,謝謝大川透過空拍機,讓我首度從空中鳥瞰青鯤鯓鹽田的全景,那往大海扇形幅射的鹽田,在藍天白雲的搭襯下,讓我感到讚嘆。
一樣的地景,在不同高度、角度所拍下的畫面,會給人有截然不同的視野享受。你在2019年所拍的照片,因為距離很遠,可以看到鹽田連結大海和天際的全景,而這兩天拍攝的高度雖然僅有百餘公尺,但從斜角切入,讓鹽田和生命之樹的景深更加突顯,我個人認為,在天氣難以掌控下,順道「經過」能拍下這樣的畫面,實屬不可能的任務。
對愛好攝影的人來說,每張自己喜歡的照片,背後應都有它構思成圖的理由,如果能將這部分也記錄下來,並和人分享,應該也是人生一大樂事。
駱大哥,
台灣各地都有美景, 青鯤鯓也是, 只是一路下南下, 著實有段距離.
但能拍到想要的畫面, 一切都值得了.
大川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