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會入手 Halo Blade 700 主要是為了它市售版中附的槳套,誰叫我是視覺系動物呢! 這樣"暫時"換下來的 Rail Blade 696 也有一個家了 ^^。槳套一樣採橘黑色配置,槳套是略帶彈性的材質,周邊採橘色線車縫。
上了 Halo Blade 700 的亞拓 700E DFC 也有著不同的味道.
因為 Halo Blade 700 的槳面較 Rail Blade 696 寬, 浮力也較好。原本打算把集體螺距由12度調至11度,後來決定還是維持12度,VBar 設定也不改變下來看看Halo Blade 700 的特性有何不同?
1/2/2014
地點: 福德飛場
天氣: 晴, 微風, 24度
北
部難得的好天氣, 又是微風。用來試機是再好不過的天氣了。Halo Blade 700, 爆槳聲略大於 Rail Blade. 可能槳面比RB
大, 浮力比RB略好, 但我目前仍維持12度.但它反應也算快,但手感很穩定.不像RB反應更快.整體旋翼聲比RB更低沈.
它不會因槳
面大,反應就變鈍。但相對感覺打動作穩定,所以我控的ELEV/AILE EXPO 由 15%->10%. VBar 設定都沒改變。
感覺整體機子穩定。雖然二個月沒飛700,但第二趟就慢慢習慣。不過 Rail Blade 是付很有個性的槳,穩中帶利,讓700
的反應靜如處子,動如狡兔。
2014年(含)以前文章, 由於部分文章照片鏈結出問題而無法顯示, 會持續修正,2017-2019 年後文章大致上完成. 文章標題如有 [XXX] 等用中括弧分類, 表示此文章已整理完成,照片可正常顯示. 另外, 文章中照片可以點擊, 會有大圖顯示。
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
Align700E DFC HV 第十七道改裝工法-換裝新型800E Pro 腳架組
我對紅黑色一直沒有抵抗力.看到亞拓新型800EPro腳架組有出紅黑色時,
手指頭就不聽使喚的下單了。但因為垂直尾翼改F3c,離地面只有1公分.所以我是用腳架改為60126(高度60.25m)比原有腳架高1公分,再加上雷
虎90級腳架墊.使垂 直尾翼離地有2公分.而新型800EPro腳架組高度為65mm,所以在搭配F3C垂直尾翼應沒有問題。
換裝程序很簡單,
1. 腳架鋁管蓋固定黏著。
2. 把原來固定腳架螺絲卸下再鎖上新腳架即可。
1. 腳架鋁管蓋固定黏著。
2. 把原來固定腳架螺絲卸下再鎖上新腳架即可。
但,我換裝時腳架鋁管一樣沿用原來的銀鋁管。這時作業更快了,只要把四顆固定腳架螺絲旋開,待鎖上新腳架後,把原銀鋁管裝上去即可。而換上新的腳架後,跟原機身ALIGN字樣的底板,一共有三個 ALIGN 字樣。
而65mm 的高度上F3C垂直尾翼也沒問題,比我原來用的H60126 還高 5mm。
亞拓在550以上機型,腳架是可以共用的.我使用過的不含現在新換的有下列三型
1.原600/700附的低重心腳架,但因我使用F3C垂直尾翼長度會觸地。
3.新型腳架黑 H60126,新型腳架白 H60111. 這型腳架比70059低,且在強度上比70059 好.但又比 現在600efl,700e附的低重心腳架再高1公分左右.這對我喜歡改F3c垂直尾翼要爭取高度來說很方便用.所以後來我600efl, 700e dfc hv 都改用這腳架.
2013年9月17日 星期二
Align 450 Pro V2 第十六道改裝工法-換裝 Align 460MX / 1800KV
我從二年半前開始飛 450級時,從430XL、450M 到450MX/3400KV 已覺有明顯的進步及效率的提昇。而自從我的700E DFC 換裝了800MX,到後來的紅頭馬達,又把馬達的扭力帶入另一世代。而460MX/1800KV 則是亞拓最新力作,使用6S動力,為450級(325mm/360mm) 的動力帶入另一個新的世代。
450MX:
九槽六極, 3400KV, PWM12Khz
460MX,
九槽六極, 1800KV, PWM12Khz
在尺寸上,460MX 的軸心長度、外轉子直徑都跟450MX一樣,只在高度比450MX高0.5mm。所以換裝上450 Pro V2應沒有問題。而且注意到460MX的馬達軸心上有車了固定止洩螺絲的平面,這樣在面對6S的高扭力在飛行上能更安心。
另外,因為460MX 是1800KV。
原450MX / 3400KV 搭配12T 馬達齒,在3.7V轉速為
3400KV x 11.1v x 12T / 121T = 3742.8 rpm
現在如 460MX / 1800KV 一樣搭12T 馬達齒,在3.7V轉速為,
1800KV x 22.2v x 12T / 121T = 3962.9 rpm
這樣會有超轉風險,所以馬達齒我使用 H45160 11T馬達斜齒輪,這樣在3.7轉速為,
1800KV x 22.2v x 11T / 121T = 3632.7 rpm.
這 樣在油門曲線及定速上的規劃,跟馬達的效率來看,才較為合理。所以Castle Phoenix ICE 50A 的IDLE 2定速為: 3632.7 x 0.9=3269.43, 所以我抓over 一點3300RPM. 因為電池我搭配 APLUS 6S/1500/65C,出力應足夠維持一定轉速到最後。所以Castle 定速我預設為,
Normal : 2650 RPM
IDLE 1 : 3100 RPM
IDLE 2: 3300 RPM
接著先進行假組,因為軸心長度都跟450MX一樣,所以原則上馬達齒鎖附的高度也應相同。但在試裝後發現軸心平面溝槽略短,如馬達齒要切齊主齒盤平面,則軸心溝槽要再往上延伸2mm,所以用銼刀修一下,這樣止洩螺絲才能固定在平面。
接下來,在馬達軸心頂端上一點R48,馬達齒從軸心上方慢慢旋轉入軸心定位後,止洩螺絲也沾上R48再鎖入固定。記得,R48上膠後要8小時才半固化,24小時後才完全固化。所以至少要等24小時,才能進行地面試機。
而高度只比450MX高0.5mm,所以安裝在 Pro 機身一樣沒有問題。
接著調整齒隙,用A4紙再靠上馬達齒。慢轉齒痕夠,快拉紙條不會斷,這樣齒隙就調整完畢了。
Castle Phoenix ICE 50A 的設定。因為原來是使用450MX/3400KV,所以相關設定要略為調整。首先,定速相關的馬達齒比要調整。460MX 是1800KV,九槽六極,馬達齒11T,主齒為121T。而考慮460MX的扭大較高,所以定速感度由原來的20調為18,但這還要等實機再測試。
而PWM頻率一樣固定在12KHz.
只不過我預訂的 APLUS 6S/1500/65C電池未到,相關測試只能等電池到再實機測試了。
2013年8月8日 星期四
X4II 改裝X5尾管及520mm主槳
X4II 相較於一般425mm槳長的500級電直要來得重.
一般500級約重1800克,而X4II則重了600克左右。這重量使得X4II在螺距的操控上要比我過去在同等級電直上,手感差異很大。而且IDLE1
已到2700RPM才夠應付航道,這對機械耗損及在手感統一上有著很大的問題。
照習慣,我先把零件按照順序排開。特別注意止推軸承的前後順序,而橫軸、橫軸螺絲及螺絲墊圈、槳夾臂及球頭和旋翼頭都用原來X4II
的。而我發現其實X4II,
X5槳夾的尺寸是一樣的,只差在主旋翼固定螺絲X4II是M3孔位,而X5是M4孔位。另外在X5槳夾上有一小孔,剛好在止推軸承上方。是定位孔,如果是
止推軸承內外墊片相反,在這檢查孔裡就無法看到金黃色的止推。
X4II套件來時,旋翼頭已是組好狀態。有人拆開檢查也都有上油,不過這次換旋翼夾拆開了,止推當然要上我習慣用的RCM止推軸承油。
上完油依序把零件一一鎖好,要注意最外面的軸承應切齊橫軸,如橫軸有下沈狀況,應再檢查是否有那裡沒有裝好或少了零件未裝。
接著把橫軸螺絲鎖上即可,就完成主旋翼頭安裝。這次換X4.5 ,橫軸螺絲本想由M4/10mm 換M4/12mm.但泰世橫軸一邊下刀夠深可到12, 一邊不行,只好作罷。
馬達齒更換
接著更換馬達齒17T,原來X4II是18T. 照片左邊是17T, 右邊是原X4II的18T。二者高度, 齒厚度都一樣。但馬達要再略往主齒方向推三條紋路(用X4II馬達座上拉絲紋路計算)
所以轉速計算為,
18T是 : 910KV x 22.2 x 18T / 120T x0.9 =2727RPM
17T是 : 910KV x 22.2 x 17T / 120T x0.9 =2575RPM
一般520級槳的安全轉速約在 2600/2700左右,所以我降1T 來提高910的工作效率,而卡斯特定速則定在
Normal : 2150
IDLE1 : 2400
IDLE2 : 2550
先用這樣來試機.
尾管/支撐架換裝
支撐架換上X5 的碳纖維支撐架,而支撐架頭先用AB膠來黏合。
黏合好,再鎖上螺絲及止滑螺帽。
尾波箱則原封不動搬過來用,只要卸下固定的二顆螺絲直接鎖過來即可。
而垂直尾翼則改用X5的版本,因為尾槳改用 85mm ,用原來X4II略短,萬一尾翼觸地則尾槳有掃到的風險。另外,85尾槳先試鎖尾效率,如不好要改善則可把尾前傳動鋼齒由15T換14T或把尾槳由85mm換為95mm,這到時再來試機。
因為尾管固定夾改用金屬件,所以尾管事先繞上膠帶來減震。
主槳動、靜平衡
主槳採用亞拓新型520mm主槳,這算是我配過最準的亞拓槳了,只貼了一張亞拓325槳附的小張貼紙。聽說新型槳浮力較舊型好,這次剛好來體驗一下。
VBar 調機
原則上沒動到主要部分,理應設定值差不多,但還是要再確認一下。
嗯, 十字盤沒有動到,很準。中立點時集體螺距為0度,另一支槳為0.1度,儘力調了。^^
再來是集體螺距為 +-12度,後來調到 +-12.5度。
VBar 循環螺距一樣是8度。
拉著尾拉桿也再檢視,設定值跟原來一樣沒有改變,這樣X4.5算是調機完可以昇空試機了。
地面測試
一開始 2150RPM 有點麻..到 2400RPM尾管震較中..到2550又變小.於是我拆尾槳, 再試2150/2400/2550都沒有震動.
雖然X4II在航道上沒有問題,機體反應也快速直接,但當我切到IDLE2
2800RPM大P上下拉一下時,就覺這不是我要的手感。加上好友Harry也改520mm等級,以及有一假日到福德看到泰世的一架X4II也改了
4.5,心想這才是我要的感覺啊。而且上了X5尾管的X4.5整體比例感覺又優美許多。
而一開始, X4II的主要傳動件就跟X5共用。主齒盤、橫軸、尾驅主齒、尾波箱總成都共用。所以再改換成X4.5時只要換以下零件即可。
X4.5 改裝零件清單
208331 尾舵拉桿。
208343 X5 CNC主旋翼夾頭(電鍍黑)
208367 X5 CNC軸傳動尾管總成(電鍍黑)
208375 X5 碳纖支撐桿
208705 X5 碳纖維尾翼組
215062 X4 II CNC 水平翼固定座
901701 鋼製馬達齒
208343 X5 CNC主旋翼夾頭(電鍍黑)
208367 X5 CNC軸傳動尾管總成(電鍍黑)
208375 X5 碳纖支撐桿
208705 X5 碳纖維尾翼組
215062 X4 II CNC 水平翼固定座
901701 鋼製馬達齒
主尾槳則用亞拓新型3G 520mm槳及85mm碳纖維尾翼.
主旋翼夾更換
先來更換主旋翼夾,而在X5主旋翼夾套件裡,是含有槳夾及止推軸承的。所以我就拆開,把X4II旋翼夾含原止推軸承收起來。接著換上原來在X4II套件裡就有附的95度較硬的紅色墊圈。但要特別注意, 紅色95度不適合低轉速。
所以如果你是黑色墊圈, 低轉速沒有問題。
可以 Normal : 2200, IDLE1:2400, IDLE2:2600
所以如果你是紅色墊圈,不能低於 2400,
我目前打算先用紅色, 轉速設 Normal : 2400, IDLE1:2500, IDLE2:2600.
所以如果你是黑色墊圈, 低轉速沒有問題。
可以 Normal : 2200, IDLE1:2400, IDLE2:2600
所以如果你是紅色墊圈,不能低於 2400,
我目前打算先用紅色, 轉速設 Normal : 2400, IDLE1:2500, IDLE2:2600.
馬達齒更換
接著更換馬達齒17T,原來X4II是18T. 照片左邊是17T, 右邊是原X4II的18T。二者高度, 齒厚度都一樣。但馬達要再略往主齒方向推三條紋路(用X4II馬達座上拉絲紋路計算)
所以轉速計算為,
18T是 : 910KV x 22.2 x 18T / 120T x0.9 =2727RPM
17T是 : 910KV x 22.2 x 17T / 120T x0.9 =2575RPM
一般520級槳的安全轉速約在 2600/2700左右,所以我降1T 來提高910的工作效率,而卡斯特定速則定在
Normal : 2150
IDLE1 : 2400
IDLE2 : 2550
先用這樣來試機.
尾管/支撐架換裝
支撐架換上X5 的碳纖維支撐架,而支撐架頭先用AB膠來黏合。
黏合好,再鎖上螺絲及止滑螺帽。
尾波箱則原封不動搬過來用,只要卸下固定的二顆螺絲直接鎖過來即可。
而垂直尾翼則改用X5的版本,因為尾槳改用 85mm ,用原來X4II略短,萬一尾翼觸地則尾槳有掃到的風險。另外,85尾槳先試鎖尾效率,如不好要改善則可把尾前傳動鋼齒由15T換14T或把尾槳由85mm換為95mm,這到時再來試機。
因為尾管固定夾改用金屬件,所以尾管事先繞上膠帶來減震。
到這裡工作桌已一團亂如戰場 @@"
主槳採用亞拓新型520mm主槳,這算是我配過最準的亞拓槳了,只貼了一張亞拓325槳附的小張貼紙。聽說新型槳浮力較舊型好,這次剛好來體驗一下。
原則上沒動到主要部分,理應設定值差不多,但還是要再確認一下。
在調機之前,因為X4II機身為前傾式設計,所以我先把腳架墊到前後左右都水平,水平部分則利用601馬達上方平面當基準平面,這樣量出來的螺距較精準。
機體配重
目前是使用亞拓 6S/3300/40C,在配重上略為後重,要前移至凸出電池板二公分才OK,但這樣有二個問題,一是機頭罩無法罩上,二是第二條魔鬼束帶無法固定電池,最後我用DUPU 3S/1500/25C 電池才平衡。一開始 2150RPM 有點麻..到 2400RPM尾管震較中..到2550又變小.於是我拆尾槳, 再試2150/2400/2550都沒有震動.
因為一開始我尾槳鎖的有點鬆,於是第二次我上略緊.2150有改善,2400略震,2550沒震.這應是尾槳夾緊度而造成的機體在某特定頻率會共震.第三次,我再鎖略緊,把尾槳拉直,2150無震動,2400無震,但在尾Pitch變化會略震(正常).2550無震動.
昇空試機
8/9/2013
在這裡把試機結果和大家分享的心得綜合後整理一下,
感謝豆槳大哥,X3D偉哥,士權,WU59,你猜, harry 的建議.
還有 Fredric, Jimmy 二位陪我在38度中午高溫下試機@@".
天氣: 晴
風速: 二級
氣溫: 38度
相對濕度 : 54%
遙控器: JR XG11, 接收 JR RG831
D/R/EXPO :
ELEV/AILE Normal/ST1/ST2 : 100/0
RUDD : Normal :100/30, ST1/ST2 : 100/20
陀螺儀感度 : Head lock : Normal :67%, ST1:64%,ST2:61% (XG11鎖定是0-100)
集體螺距: +-12.5度
循環螺距: +- 8 度
油門曲線
卡斯特 Talon 90A 採定速飛行
Normal : 2150RPM
ST1: 2400RPM
ST2: 2600RPM
螺距曲線:
Normal , ST1,ST2
stk : 0.100
out : 0,100 ( -12度,0度,+12度)
主旋轉翼:
-------------------
風格:90
敏捷度:90
陀螺增益:60
無控制作用區:2
升降舵預設補償:8
模擬副翼:20
指數(EXP): VBar 0%
尾部旋轉翼
-----------------------
偏航比率:100
陀螺增益: Normal : 60, ST1:56, ST1:52
無控制作用區:5
加速度:55
P增益:80
I增益:60
停止增益A:20
停止增益B:20
指數(EXP): VBar 0%
扭矩預設補償:螺旋總距:22, 循環:9, 零螺距:0
控制回路 30 30
一開始 Normal 2150 起飛, X4.5 呈現低速抖動現象,那時以為是 VBar 感度問題,於是我調了VBar 主旋翼感度 60,70,80 都一樣。接下來才想那先切IDLE看看, 沒想到一切 2400RPM,就變的很穩。
第二趟我把 Normal 拉到 2300RPM也是一樣抖,發現我要到 2400RPM 才不會抖,一直以為是 VBar 感度問題,VBar 感度怎調都沒有用。一開始我用 Normal 2150 定速起飛,會抖,是整架機子在震,尾有鎖住。到2300也一樣,結果IDLE一切 2400RPM定速就很穩定,2600RPM 上下大P煞停都很穩。而這時覺尾鎖感度略不足,所以由原來的 67/64/61 提高到71/67/64. XG11 感度 71 在 Vbar 上為 88 。
VBar 我是抓 LOGO 500 的 profile, 鎖尾到 88, 很接近.但主旋翼感度到60才行, 70 以上會微震。到2400RPM一切正常,2600 Perfect 有700級的感覺,浮力很夠,低沈的槳聲。但我習慣了 Rail Blade 的利度,亞拓新3G 520槳, 跟手度略顯不足^^。下一次我會把主旋翼敏捷度提提高10單位試機。
電池是亞拓 6S/3300/40C, 如之前文章分享有加掛一顆 DUPU 3S/1500/25C配重 , 定速2400RPM上去航道, 中間有45秒左右切 2600RPM 上下急拉煞停, 4:00 下來 3.81V
另外,橫軸墊圈我換了95度紅色,會不會是太硬? 剛問了豆槳, 的確應是我手殘換了紅色的95 度墊圈所致,今天再換回黑色應就可以了@@". 所以黑色墊圈用在航道及柔3D綽綽有餘。
所以如果你是黑色墊圈, 低轉速沒有問題.
可以 Normal : 2200, IDLE1:2400, IDLE2:2600
所以如果你是紅色墊圈,不能低於 2400,
轉速設 Normal : 2400, IDLE1:2500, IDLE2:2600.
在這裡把試機結果和大家分享的心得綜合後整理一下,
感謝豆槳大哥,X3D偉哥,士權,WU59,你猜, harry 的建議.
還有 Fredric, Jimmy 二位陪我在38度中午高溫下試機@@".
天氣: 晴
風速: 二級
氣溫: 38度
相對濕度 : 54%
遙控器: JR XG11, 接收 JR RG831
D/R/EXPO :
ELEV/AILE Normal/ST1/ST2 : 100/0
RUDD : Normal :100/30, ST1/ST2 : 100/20
陀螺儀感度 : Head lock : Normal :67%, ST1:64%,ST2:61% (XG11鎖定是0-100)
集體螺距: +-12.5度
循環螺距: +- 8 度
油門曲線
卡斯特 Talon 90A 採定速飛行
Normal : 2150RPM
ST1: 2400RPM
ST2: 2600RPM
螺距曲線:
Normal , ST1,ST2
stk : 0.100
out : 0,100 ( -12度,0度,+12度)
主旋轉翼:
-------------------
風格:90
敏捷度:90
陀螺增益:60
無控制作用區:2
升降舵預設補償:8
模擬副翼:20
指數(EXP): VBar 0%
尾部旋轉翼
-----------------------
偏航比率:100
陀螺增益: Normal : 60, ST1:56, ST1:52
無控制作用區:5
加速度:55
P增益:80
I增益:60
停止增益A:20
停止增益B:20
指數(EXP): VBar 0%
扭矩預設補償:螺旋總距:22, 循環:9, 零螺距:0
控制回路 30 30
一開始 Normal 2150 起飛, X4.5 呈現低速抖動現象,那時以為是 VBar 感度問題,於是我調了VBar 主旋翼感度 60,70,80 都一樣。接下來才想那先切IDLE看看, 沒想到一切 2400RPM,就變的很穩。
第二趟我把 Normal 拉到 2300RPM也是一樣抖,發現我要到 2400RPM 才不會抖,一直以為是 VBar 感度問題,VBar 感度怎調都沒有用。一開始我用 Normal 2150 定速起飛,會抖,是整架機子在震,尾有鎖住。到2300也一樣,結果IDLE一切 2400RPM定速就很穩定,2600RPM 上下大P煞停都很穩。而這時覺尾鎖感度略不足,所以由原來的 67/64/61 提高到71/67/64. XG11 感度 71 在 Vbar 上為 88 。
VBar 我是抓 LOGO 500 的 profile, 鎖尾到 88, 很接近.但主旋翼感度到60才行, 70 以上會微震。到2400RPM一切正常,2600 Perfect 有700級的感覺,浮力很夠,低沈的槳聲。但我習慣了 Rail Blade 的利度,亞拓新3G 520槳, 跟手度略顯不足^^。下一次我會把主旋翼敏捷度提提高10單位試機。
電池是亞拓 6S/3300/40C, 如之前文章分享有加掛一顆 DUPU 3S/1500/25C配重 , 定速2400RPM上去航道, 中間有45秒左右切 2600RPM 上下急拉煞停, 4:00 下來 3.81V
另外,橫軸墊圈我換了95度紅色,會不會是太硬? 剛問了豆槳, 的確應是我手殘換了紅色的95 度墊圈所致,今天再換回黑色應就可以了@@". 所以黑色墊圈用在航道及柔3D綽綽有餘。
所以如果你是黑色墊圈, 低轉速沒有問題.
可以 Normal : 2200, IDLE1:2400, IDLE2:2600
所以如果你是紅色墊圈,不能低於 2400,
轉速設 Normal : 2400, IDLE1:2500, IDLE2:2600.
8/11/2013
而尾槳則由原來的 85mm 換為 95mm 提高鎖尾效率,如要用85mm尾槳,泰世建議把尾前齒軸附鋼齒由15T換為14T。 而垂直尾翼在改裝時, 已換成X5垂直尾翼,所以95mm 尾槳在搭配上應剛剛好。而且X4II 本身就是前傾式設計,在降落時應沒有問題。
而在電池板固定螺絲,除了原來附的紅色外,再另一側再加一銀色固定螺絲,同樣的先套上橡膠墊圈止滑再鎖上。
所以電池板的固定除了電池板上原有的束帶外, 還有左右固定螺絲, 前方束帶及後方連同機身固定的束帶,這樣應就很牢固了。
而X4II 後機罩固定柱上的R型插削,在拆下機罩後,除可再插回固定柱外,也可以暫時夾在遙控器頸帶上。
8/12/2013
天氣: 晴
風速: 六級(每秒13公尺). 應是尤特颱風的環流效應。這比上次 700E 測試機罩的五級風還強@@">.
氣溫: 36度
相對濕度 : 51%
遙控器: JR XG11, 接收 JR RG831
相關設定跟前次不同之處,
1、陀螺儀感度 : Head lock : Normal :67%, ST1:64%,ST2:61% (XG11 是0-100)
2、VBar 主旋翼敏捷度由原90->100。
因為想說尾旋翼由85->95mm,所以把鎖尾感度略降一點。不過今天中午的六級陣風實在太強了。不過 Normal 2200RPM 沒有之前抖動的現象了。反而是67%的鎖尾感度不足,於是在六級陣風中,我採機頭全逆風的方式降下來,再把鎖尾感度調至 71/67/64。再昇空試機,Normal 2200 沒有問題, ST1 : 2400 也沒有問題,不過IDLE2 : 2600 則有點追蹤。於是我把鎖尾感度再調至 71/67/61就OK了。
在六級陣風中,我飛的較保守,在航道上2400RPM 定速應付六級陣風沒有問題,95mm尾槳的鎖尾效率也很讚。切至IDLE2 : 2600 RPM再大P拉昇,尾巴連哼都不哼一聲就上去,鎖的不錯。而降落時,只要略平的地點,因為X4II 本就是前傾式機身,自然尾較上揚,95mm尾槳離地還有一段距離。
只不過在六級陣風中降落實在是令人全身繃緊神經。另外,因為我飛習慣 Rail Blade, 它的反應較快速,而亞拓新3G 520mm 槳, VBar 主旋翼的敏捷度要比Rail Blade 再高十單位手感才接近。所以我也很期待 Rail Blade 516 的上市。
總結,
因為95度紅色主橫軸墊圈太硬,致使要2400RPM以上才不會抖動。這樣長期下來對機體機械結構也較不好,而我主要也是航道,所以把墊圈換回原來的75度黑色。
而尾槳則由原來的 85mm 換為 95mm 提高鎖尾效率,如要用85mm尾槳,泰世建議把尾前齒軸附鋼齒由15T換為14T。 而垂直尾翼在改裝時, 已換成X5垂直尾翼,所以95mm 尾槳在搭配上應剛剛好。而且X4II 本身就是前傾式設計,在降落時應沒有問題。
而在電池板固定螺絲,除了原來附的紅色外,再另一側再加一銀色固定螺絲,同樣的先套上橡膠墊圈止滑再鎖上。
所以電池板的固定除了電池板上原有的束帶外, 還有左右固定螺絲, 前方束帶及後方連同機身固定的束帶,這樣應就很牢固了。
另外,原固定 Castle Talon 90A的魔鬼束帶也換成較窄的RCM魔鬼束帶,這樣可以增加散熱面積,提高散熱效率。
而X4II 後機罩固定柱上的R型插削,在拆下機罩後,除可再插回固定柱外,也可以暫時夾在遙控器頸帶上。
8/12/2013
天氣: 晴
風速: 六級(每秒13公尺). 應是尤特颱風的環流效應。這比上次 700E 測試機罩的五級風還強@@">.
氣溫: 36度
相對濕度 : 51%
遙控器: JR XG11, 接收 JR RG831
相關設定跟前次不同之處,
1、陀螺儀感度 : Head lock : Normal :67%, ST1:64%,ST2:61% (XG11 是0-100)
2、VBar 主旋翼敏捷度由原90->100。
因為想說尾旋翼由85->95mm,所以把鎖尾感度略降一點。不過今天中午的六級陣風實在太強了。不過 Normal 2200RPM 沒有之前抖動的現象了。反而是67%的鎖尾感度不足,於是在六級陣風中,我採機頭全逆風的方式降下來,再把鎖尾感度調至 71/67/64。再昇空試機,Normal 2200 沒有問題, ST1 : 2400 也沒有問題,不過IDLE2 : 2600 則有點追蹤。於是我把鎖尾感度再調至 71/67/61就OK了。
在六級陣風中,我飛的較保守,在航道上2400RPM 定速應付六級陣風沒有問題,95mm尾槳的鎖尾效率也很讚。切至IDLE2 : 2600 RPM再大P拉昇,尾巴連哼都不哼一聲就上去,鎖的不錯。而降落時,只要略平的地點,因為X4II 本就是前傾式機身,自然尾較上揚,95mm尾槳離地還有一段距離。
只不過在六級陣風中降落實在是令人全身繃緊神經。另外,因為我飛習慣 Rail Blade, 它的反應較快速,而亞拓新3G 520mm 槳, VBar 主旋翼的敏捷度要比Rail Blade 再高十單位手感才接近。所以我也很期待 Rail Blade 516 的上市。
總結,
X4II 改 X4.5到這裡算是告一段落,在手感上跟用425mm槳飛X4II 有著明顯的不同。至於您喜歡那種手感,這則因人而異。至少對我而言,X4.5 上520mm槳的浮力及反應都是我習慣的節奏。
2013年7月15日 星期一
2013年7月6日 星期六
700E DFC HV 第十五道改裝工法-換裝 SGP Reactor HVX
隨著直昇機動力的提昇,其相對制動力 (電裝,陀螺儀、舵機) 也不斷的提昇,尤其是舵機如高壓,高扭力力矩輸出,伴隨而來則是需要更大的BEC電流供應及電壓穩定。
而在高壓舵機的使用搭配方式每人看法不同,玩法不同,對機子的要求不同,並沒有對錯。是否要用高壓BEC電變供應電力,抑或是直推其實沒有標準答案,只是不同方式都有其相對要注意的事項,只要能注意相關事項,應都可以爽飛沒有問題。
我個人較傾向於使用高壓BEC提供穩定的電壓及足夠的電流。而在高壓BEC有二種方式。
1、高壓Bec電變直接併動力用電池(12s)。
2、高壓Bec採3s獨立電源供應。
所以我之前是採用 JETI SBEC 加掛3S電池供電的方式。以下是之前的想法,
1. 因為採直推2S1900/40C,電池約飛二趟左右就要充電.這對我中午只飛二趟的人來說雖剛好,但安全係數太低.好比一輛車只加剛好到目的地的油,但如 有狀況如塞車,油肯定就會不夠.所以改用外接式BEC,使用3S電池可以飛5-6趟,這樣就算飛完再把3S放掉,在風險上也較小.
2.幾經考量, 加上許多大大對 Castle BEC Pro 的風評.我採取較保守的方式,改用 JETI.
3. 50V壓降至 7V , 跟 12.6V/11V 壓降壓 7V, 後者對SEBC的負擔較輕,而溫度上也來的較低.
4. SEBC 的持續可供應電流會隨著輸入電壓昇高而下降. 舉例來說, 在輸入3S時,可持續供應 5.7A的電流,而如用50V輸入則持續可供應電流降為 3.5A.雖然二者可以瞬間到12A 5秒.
但看到 SGP Reactor 系列出了最新力作-HVX (以下簡稱HVX),心中的小惡魔就再也忍不住了。不斷催眠自己,JETI SBEC 持續5.6A的供電力安全係數實在不足,一再催眠下,HVX就出現在我手上了@@"
HVX 套件裡,原T插接收已換焊XT60,並且附上六條線。由左至右為四條舵機訊號線至VBar,一條支援DMSS電壓回傳訊號線及一條PTS開關。
電壓輸出從 5.2V 到8.4V,或是你想超頻到9V來榨出舵機的極限。而且最大提供電流為25A,應付現在所有舵機都綽綽有餘。而它的設定方式也很簡單,把HVX翻過來背面就有說明。透過設定鈕長按切換功能,短按選擇電壓,很快的就可以設定完成。
咦? 怎有二組電壓? 是的,您沒看錯,這就是HVX特別之處。從第一張照片可知,它有 VBus1及VBus2 各有四隻接腳。原來舵機升降、副翼、螺距及尾舵機是接到 VBar 上。
現 在則先把四顆舵機接到SV1~4,再由RX1~4接到VBar。而原來的線路上在訊號端RX1對SV1,RX2對SV2。電源端則VBus1 供電給RX1~4,VBus2供電給SV1~4。這樣您可以對舵機及其他電裝(接收、陀螺儀或低壓尾舵)分別提供不同的電壓。先試裝,加上傳統接收,一共 有16條線,天啊.~~~~~~~
但HVX同時也支援DMSS電壓回傳,除回傳BEC電壓外,同時也回傳3S電池電壓,可以設定低電壓警告。
客廳燈一關,HVX上的高亮度LED燈顯的特別明亮,這樣是否把機頭罩拔掉就可以夜航了XD。
HVX 位置,我安裝幾次才找到合適的位置。安裝在H座後方,而VBar跟接收則疊在一起安裝在H座側邊,H座另一側邊為 Caslte 120A。
而PTS開關,是長按三秒可以ON/OFF HVX。HVX預設一接電是ON的,但可以長按PTS開關ON/OFF HVX。而且當HVX 送電後,就算拔了PTS開關,HVX也不會斷電。而開關則用M3x10mm螺絲及止滑螺帽固定在側板孔位。
換上HVX 的700E DFC HV,這樣在制動力的電力供應上,在安全係數就很讚了。
而在高壓舵機的使用搭配方式每人看法不同,玩法不同,對機子的要求不同,並沒有對錯。是否要用高壓BEC電變供應電力,抑或是直推其實沒有標準答案,只是不同方式都有其相對要注意的事項,只要能注意相關事項,應都可以爽飛沒有問題。
我個人較傾向於使用高壓BEC提供穩定的電壓及足夠的電流。而在高壓BEC有二種方式。
1、高壓Bec電變直接併動力用電池(12s)。
2、高壓Bec採3s獨立電源供應。
所以我之前是採用 JETI SBEC 加掛3S電池供電的方式。以下是之前的想法,
1. 因為採直推2S1900/40C,電池約飛二趟左右就要充電.這對我中午只飛二趟的人來說雖剛好,但安全係數太低.好比一輛車只加剛好到目的地的油,但如 有狀況如塞車,油肯定就會不夠.所以改用外接式BEC,使用3S電池可以飛5-6趟,這樣就算飛完再把3S放掉,在風險上也較小.
2.幾經考量, 加上許多大大對 Castle BEC Pro 的風評.我採取較保守的方式,改用 JETI.
3. 50V壓降至 7V , 跟 12.6V/11V 壓降壓 7V, 後者對SEBC的負擔較輕,而溫度上也來的較低.
4. SEBC 的持續可供應電流會隨著輸入電壓昇高而下降. 舉例來說, 在輸入3S時,可持續供應 5.7A的電流,而如用50V輸入則持續可供應電流降為 3.5A.雖然二者可以瞬間到12A 5秒.
但看到 SGP Reactor 系列出了最新力作-HVX (以下簡稱HVX),心中的小惡魔就再也忍不住了。不斷催眠自己,JETI SBEC 持續5.6A的供電力安全係數實在不足,一再催眠下,HVX就出現在我手上了@@"
HVX 套件裡,原T插接收已換焊XT60,並且附上六條線。由左至右為四條舵機訊號線至VBar,一條支援DMSS電壓回傳訊號線及一條PTS開關。
電壓輸出從 5.2V 到8.4V,或是你想超頻到9V來榨出舵機的極限。而且最大提供電流為25A,應付現在所有舵機都綽綽有餘。而它的設定方式也很簡單,把HVX翻過來背面就有說明。透過設定鈕長按切換功能,短按選擇電壓,很快的就可以設定完成。
咦? 怎有二組電壓? 是的,您沒看錯,這就是HVX特別之處。從第一張照片可知,它有 VBus1及VBus2 各有四隻接腳。原來舵機升降、副翼、螺距及尾舵機是接到 VBar 上。
現 在則先把四顆舵機接到SV1~4,再由RX1~4接到VBar。而原來的線路上在訊號端RX1對SV1,RX2對SV2。電源端則VBus1 供電給RX1~4,VBus2供電給SV1~4。這樣您可以對舵機及其他電裝(接收、陀螺儀或低壓尾舵)分別提供不同的電壓。先試裝,加上傳統接收,一共 有16條線,天啊.~~~~~~~
但HVX同時也支援DMSS電壓回傳,除回傳BEC電壓外,同時也回傳3S電池電壓,可以設定低電壓警告。
客廳燈一關,HVX上的高亮度LED燈顯的特別明亮,這樣是否把機頭罩拔掉就可以夜航了XD。
HVX 位置,我安裝幾次才找到合適的位置。安裝在H座後方,而VBar跟接收則疊在一起安裝在H座側邊,H座另一側邊為 Caslte 120A。
而PTS開關,是長按三秒可以ON/OFF HVX。HVX預設一接電是ON的,但可以長按PTS開關ON/OFF HVX。而且當HVX 送電後,就算拔了PTS開關,HVX也不會斷電。而開關則用M3x10mm螺絲及止滑螺帽固定在側板孔位。
換上HVX 的700E DFC HV,這樣在制動力的電力供應上,在安全係數就很讚了。
訂閱:
文章 (Atom)